“双11”消费的“简单”与“不简单”
一年一度的“双11”大促拉开帷幕。10月31日20时,天猫“双11”第一波售卖开启,京东“11.11”全球热爱季也正式启动。天猫“双11”开卖后第一个小时,102个品牌成交额过亿元;淘宝直播场观(单场观看量)同比增长600%,腰部主播交易额同比增长250%;京东平台开卖1分钟家电全品类成交额破10亿元、10分钟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超40%……眼下,企业忙生产,商家忙备货,物流忙招人,各方都铆足劲奋战“双11”。(11月3日新华网)
随着2022年“双11”大促正式开售,电商不断刷新着销售成绩单,“双11”开门红显现的消费潜力,既让人叹服这一网络购物狂欢节的“魔力”,也增进了大家实现经济稳增长预期目标的信心。与此同时,便宜就直接降价、满减、买送,计算优惠不再像考数学一样那么烧脑了;支付预售款也不用再等到半夜12点,像抢春运火车票一样艰难,买贵了还能一键退差价;跨平台直播带货,更给了大家多元选择的方便……今年“双11”出现的这些新变化也引发关注,网民和舆论普遍给予了好评。
曾几何时,原本可以也应该“简单”的“双11”促销,被折腾成了花里胡哨的“复杂”游戏,长期以来饱受网友吐槽和诟病。不管是出于营造浓郁氛围、激发网络购物冲动、让“双11”促销变得更有趣,还是设置市场壁垒、热衷价格战,亦或存在忽悠、算计消费者的心机,都不是一个成熟网络消费市场的应有表现,反而难免影响消费体验、抑制消费愿望,妨碍线上消费做大做强、行稳致远。“晚八人”“鳌拜”“退款”等词汇冲上热搜,“双11”消费从“复杂”回归“简单”,大家感到既新鲜又“不简单”。
创设“双11”网络购物节,原本就是个“不简单”的创新。“玩法”年年出新、“货架”持续上新、“购物车”不断刷新,走过14年的“双11”见证了经济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更在满足消费需求、释放消费潜力、引领新型消费、倡导绿色消费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2.3万亿元,同比增长19.6%,其中商品类交易额31.3万亿元,服务类交易达到11万亿元。政府规范引导、创新监管,行业创新实践、自我完善,让线上消费更放心、更省心、更舒心,体现了以共享、共赢为鲜明特征的互联网商业初心,也是保持稳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消费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主引擎之一。在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之下,进一步激活线上消费的意义不言而喻。从过度追求“流量”到更为讲究“留量”,从外部监管倒逼规范营销到从业者主动转变思维模式,更加重视消费体验、更多融入发展关怀,“双11”促销告别野蛮生长同样是个“不简单”的进步。化繁为简、返璞归真的“双11”,有望更好提升互联网商业透明度和诚信度,进而优化消费体验、提振消费信心、稳住消费基本面,为经济持续恢复注入更多确定性。(怀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