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精准”发力,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攻坚战
北京对就医、通勤、学生、货运司机等坚持“一事一议”,最大限度畅通就医渠道、提升通勤效率、保障市场供应;浙江全力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代买生活物资、陪护生病老人就医等贴心服务;内蒙古呼和浩特对19家农贸市场实现“人、物、环境”同防,全速推进关停市场恢复营业……连日来,各地贯彻落实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这场攻坚战,“精准”是道必答题。面对新冠病毒仍在持续变异,国内新发疫情不断出现,全社会必须充分认识到,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是放松,更不是“躺平”,而是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的新特点,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当前,我国防控形势仍然严峻,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全力做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保障,切实满足疫情处置期间群众基本生活需求,保障看病就医等基本民生服务,加大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关心帮助力度,解决好人民群众实际困难,尽力维护正常生产工作秩序。
答好“精准”必答题,就要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落细落实。两年多来,尽管疫情防控措施因时因势不断调整,但贯穿疫情防控的主题一直没变,这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正因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中国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取得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积极成果。针对本轮病毒快速传播特点,河南、陕西、甘肃、重庆等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细落实防控措施,以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瞄准“精准”发力,摒弃“躺平”心态。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态度坚决果断,行动迅速有力。一方面,要集中力量以快制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另一方面,要防止“层层加码”“一刀切”,切实满足疫情处置期间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尽力维护正常生产工作秩序。我们坚信,只要尽锐出战、拒绝“躺平”,以决策之准、担当之勇、执行之细,确保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就一定能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疫情尚未结束,防控不能松懈。在这场大战大考面前,“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不断优化疫情防控举措,切实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让防控措施更加科学、精准、有效,我们就一定能扎牢扎紧疫情防控防线,早日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攻坚战,最大程度减轻对经济发展和群众正常生活的影响!(苏轩)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