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声夺人 推动宪法进网络入民心

2022-12-04 11:35:24

今年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为开展好今年的“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制定《2022年全国“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工作方案》并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实施。据悉,今年“宪法宣传周”期间将组织开展宪法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活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深入持久地开展宪法宣传,更要善于利用网络阵地,借力信息化技术,以喜闻乐见的样式“线”声夺人,让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宪法进网络,是互联网时代走群众路线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通过网络走好群众路线,强调“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要求“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五十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网络即社会,网民即公民,宪法宣传显然不仅不能忽视庞大的网民群体,相反要加大进网络的力度,以“线”声夺人推动宪法宣传走实走深,走进网民心坎儿里,进而扩大辐射面和覆盖面,拉近宪法与广大公民的距离,激发亿万网民的共鸣共振,倍加自觉增进宪法信仰、珍视宪法权利、履行宪法义务。


宪法进网络,可以更好地配置资源扩大宣传效果。网络虚拟空间传播快、受众广,具有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等突出优势。现行宪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扬人民民主,集中人民智慧,体现了全体人民共同意志,得到最广大人民拥护和遵行。宪法宣传及时“上线”、随时“在线”,不仅方便广大网民即时自学、交流互动,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交换心得、共同提升,而且利于整合、配置网络资源,打造宪法宣讲网络“金课”,实现更广泛范围内的共享、齐学,扩大传导力、影响力。与此同时,宪法宣传进网络,也有利于增强网络平台主体和网民的法治观念,促进依法办网、合法用网、守法上网,提升依法治网和依法治国能力与水平。


宪法进网络,用好信息化技术助推宪法入脑入心。宪法是厚重的,承载着国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宪法是温暖的,保障着公民的权利、尊严和幸福。接受教育、平等就业、医疗保障、继承财产……宪法无时无刻不在人们身边,同时每个公民也要履行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等宪法规定的各项义务。宪法进网络,运用网络、视频、动画等新媒体新技术,把宪法主题公园、法治长廊、法治文化广场搬到“云端”,把法治“大篷车”、“宣传队”开进“线上”,通过网民身边的鲜活事例和场景,以案说法、以案释法,形象生动地讲好宪法故事,讲好我们党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故事,更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宪法的力量和温度,发自内心地拥护和信仰宪法权威。(怀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