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勇挑大梁”显担当,点赞交通强国建设“江苏实践”

2022-12-07 10:15:28

高铁里程达2212公里,跃居全国前列,12个设区市通高铁,设区市全部通动车;农村公路二级及以上占比达20%,列各省区第一,率先实现建制村双车道四级公路全覆盖;加速推动互联网+车货匹配和网络货运发展,以实现物流需求和供给高效匹配、精准对接……江苏是第一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省份,过去三年各地各部门坚决担起“勇挑大梁”的重大责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以奋发有为、只争朝夕的状态加快推进交通强国建设“江苏实践”全面落地、开花结果,成果显著、值得点赞。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作为东部沿海省份,江苏高度重视交通强国试点工作,紧紧围绕多层次轨道网融合发展、打造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打造枢纽经济新格局、智慧交通关键技术攻关、长江经济带运输结构调整等14项试点任务目标,勇于突破、先行先试,让试点任务均取得显著成效,并在多个领域形成了全国率先的试点成果。三年奋进路、砥砺向前行,江苏一点一滴将气势恢宏的“大写意”变成精致细腻的“工笔画”,一条条高铁轨道纵横交错在江苏大地,一座座过江通道贯通大江南北,“流动的江苏”更加充满着繁荣发展的澎湃活力。


打开融合发展“大格局”,唱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进曲”。看铁路,建成运营连镇、盐通、徐连等高铁等项目,苏南苏北连成一体,设区市之间2.5小时通达;看枢纽,南京、苏州、连云港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交通枢纽网络格局基本确立。这三年,江苏聚焦“多层次轨道网融合发展”,重点“打造枢纽经济新格局”,全面推进高效畅达、互联互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畅通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经脉,为加快“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奋进新征程,稳步推进南沿江城际铁路、北沿江高铁、通苏嘉甬高铁江苏段等在建项目,大力加强“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让“拥江发展”更好走向“跨江融合”,不断向着现代化的愿景接续奋斗,“流动的江苏”未来更加精彩。


运输保障能力“有提升”,货物流通畅达更加彰显出“新活力”。看物流,全面建成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率先实现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100%,所有行政村设置“村邮站”,农村物流原来配送平均的2—3天变成了如今的1天半左右,有力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看班列,连云港—汉堡、南京—荷兰蒂尔堡、南京—老挝万象等23条中欧(亚)班列国际物流通道陆续开通,覆盖欧亚等22个国家、76个城市,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更加稳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连接更广泛、更紧密。铿锵向前行,让大道小路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就一定能源源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动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支撑。


广泛集聚发展“新动能”,数字驱动交通运输现代化“加速跑”。看苏州,有全国首条常态化运营、总长达15.3公里的5G自动驾驶公交线路,还有无人清扫车、智能巡检车、无人配送车等场景应用;看无锡,已在五峰山未来高速完成了车路协同条件下的单车自动驾驶以及重载车队编队自动驾驶的实车测试,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及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双智”试点城市。这三年,江苏聚焦“智慧交通关键技术攻关”,重点围绕高新技术在交通行业的融合应用,大力推进实施了一批数字交通重点工程。而今启新程,先行先试、干在实处,就一定能尽早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江苏经验”,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更多“江苏力量”。


“车轮飞驰,不觉经年。”今天的江苏大地,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便捷高效的铁路网,密集交错的航线网,正在把“人悦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充满着自身独特的生机与活力。走过千山万水、奔向美好未来,更好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在交通强国建设“江苏实践”的考卷上从容作答,把人们出行的道路拓得更宽,让人们出行的脚步变得更顺畅,使人们出行服务更优质、交通工具更智能,就一定能在新征程上取得更大突破、赢得更多点赞!(苏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