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腾的“烟火气”绘就新年最美“消费红”
滋滋作响的油条,热气腾腾的包子,香气扑鼻的豆腐脑,因疫情变得一度冷清的早餐店又晨光初现炊烟起,美味飘香在早市。碧绿的黄瓜、通红的辣椒,圆滚滚的西红柿、生鸡活鸭、鲜鱼海货,街头巷尾“重燃”的烟火气,让人颇为感慨。
自疫情发生以来,受冲击最严重的是餐饮、娱乐、文旅休闲市场等行业。如今随着防疫政策调整优化,复工复产全面提速,消费市场也逐渐迎来各方期盼的“春天”。丰富的商品,熙熙攘攘的人流描绘出一幅幅疫去春来的动人图画,见证着后疫情时期消费火爆回暖的良好势头。
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全国铁路日均发送旅客较去年11月份增长109%;国内旅游收入265.17亿元,同比增长4.0%,“网上年货节”首日,全国网络零售额更是突破452亿元,比去年年货节首日增长了6.5%......消费“牛”劲的数据给经济已然复苏、消费正在回暖交出了最好答卷。
烟火气升腾,传递的是信心,释放的是活力。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不仅是老百姓过日子的柴、米、油、盐,更是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重要来源。相关数据显示,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越来越高。虽说近几年受到疫情影响,但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结构逐渐升级的总体趋势没有改变。只要将受到疫情影响的消费需求唤醒,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动能量就会进一步释放。
消费尤其是长期消费增长,是拉动投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通过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多举措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盘点近期各地促消费组合拳,减税降税、减免国有房屋租金、再到发放多品类消费券......可谓处处着力,招招着力。新潮有趣的消费场景,暖意融融的消费氛围,激发起人们压抑已久的消费热情。
一年之计在于春,消费回暖提振内需。生产、贸易、流通与消费的良性互动,极大地减少了疫情带来的经济损失,让人们看到了化危为机、经济企稳回升的曙光。从网络零售到线下消费,从实物商品到服务消费、文化娱乐消费,从餐饮消费到汽车家电等重点商品消费,新年消费市场全面迎来了“开门红”。从这些数据中,人们可以感知到复苏中的中国经济澎湃的潜能和经济活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破冰迎春,也需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饱受3年疫情影响之苦严重的行业,如餐饮、健身、美容以及一些娱乐性的消费复苏艰难,人们的消费实力和消费信心尚待提高,人们在庆贺消费市场“开门红”的同时,还期待“季季红”“全年红”“年年红”。
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奠定后势。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节点,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咬定目标,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姿态,趁势而上,从高质量提升传统消费、加快培育新型消费、着力优化消费环境等诸方面入手,精准加力施策,全力打造好消费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让“中国号”经济“航船”动力强劲,行稳致远。(吴建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