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稳”开局重描发展新姿态

2023-01-13 10:58:56

世界百强企业入驻苏州,国内首个量子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落户无锡,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徐州奠基,高性能碳纤维建设项目连云港签约……新年伊始捷报频传,各地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延展,继续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领域厚植新优势,拉动开局之路稳中求进。


行稳向好,彰显大国经济的韧性与潜力。即使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中国经济稳的底盘依然坚实。进入新一年,新模式新业态继续壮大,绿色低碳产品、高技术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正不断为经济发展输入新动能,也必将激荡起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磅礴伟力。前行之路有鲜花,也有荆棘;有高山,也有险峰。我们务必保持战略定力,稳扎稳打,善为实干,竭力推动中国经济巨轮劈波斩浪、勇毅前行。


稳字当头,更须在科技领域自立自强,以对冲外部环境动荡带来的不利影响。开年谋划中,各地不约而同地将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列为重中之重,力争通过冲刺、占领科技和产业的全球制高点,实现更高水平的独立自主。既要力促新的科技型产业落地生根,又在扎实推进既有产业智能改造、数字转型,并于事关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科研课题中“揭榜挂帅”。政府企业发榜取经,科研团队领题攻坚,联手筑牢关键技术的基础底座,共同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稳中求进,更要在计长远上多思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列入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是简单的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在谋篇布局中,各地更加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不仅让制造业变“智造”,还在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上下出绣花功,矢志将产业项目嵌入创新链条之上、绿水青山之间,以谋求产业兴旺的赓续流长。与此同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四化同步”也被列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应有之义。当前沿海率先发展和后发地区开放战略取得明显成效,我国整体进入协调发展新阶段。新的一年我们更要发挥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等一体化战略的协调联动作用,依托产业一体化和创新一体化实现整体概念和长远意义上的高水平现代化。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利条件没有变,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我们顺势而为“开门红”,久久为功“创一流”,正以“跃升式”平稳起步为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抢占“新赛道”、铺设“快车道”,也必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输入更加强大的牵引力和驱动力。(易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