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味”中坚定文化自信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各地区各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认真做好节日期间各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度过欢乐祥和的节日。(新华社)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从腊月二十三“小年”起,便拉开了春节的序幕。祈福辟邪、扫尘祭祖等各种民俗文化活动层出不穷,中国人的春节“仪式感”十足,“仪式感”的背后,彰显的是深沉的文化自信。
传承文化基因,助力传统文化“活起来”。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从之前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到后来的河南春晚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这些节目迅猛“出圈”,不仅掀起了一波传统文化的传播热潮,更展示出精品内容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巨大力量。优秀的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承载着我们几千年来的辉煌历史,我们要加大力度保护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推动文化共享,助力传统文化“走出去”。“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文化只有在交流互鉴中才能焕发勃勃生机。新的一年来到,越来越多的国人在国外穿汉服迎新年,其背后体现的国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自豪地将传统的生活方式向全世界展示,是真正的文化自信!然而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同时要警惕文化挪用。信息时代,自媒体的力量不容小觑,每个人都应该肩负起文化传承使命,让全世界了解、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新的赶考路上,我们要不断从中华优秀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传承文化基因。不仅要让中华优秀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更要走出国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实现和谐平等的文化交流,方能促进借鉴吸收,实现文化的共同繁荣。(周小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