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算力“大动脉”,迎来数字经济“聚”变
工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650万标准机架;近5年,算力总规模年均增速超过25%。
数字潮涌,澎湃激荡。当前,数字经济已然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数字经济的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随着数字化时代全面来临,数字技术的迭代升级正加速社会形态的演进,集聚着未来的发展势能。
在如此背景下,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不断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数字化发展的应有之义,有利于发挥做优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是奠基之举,更是长远之策。计算力就是生产力,算力规模的增速为各类技术的创新、智能社会的进步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对产业生态、网络安全、工业互联网、民生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算力就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大动脉”。
算力无所不在,智能无所不及。从高速铁路的“飞驰”到第四代核电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从5G的研发与应用到政府基础数据库的建立,从车辆全方位感知系统的建成到数字化场景的拓展......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发展都离不开算力的支撑。我国高度重视算力网络发展,从国家层面持续推动智能计算中心的有序发展,做深做实算力网络架构,优化算网基础设施的整体布局,进一步推动算力网络稳步健康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催生出强劲的算力需求,全社会的数据总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东数西算”工程的全面启动,对算力需求也更为迫切,社会对算力的需求长期保持高速增长。根据《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显示,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点,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速3.5%和1.8%。算力赋能千行百业,渗透到数字型政府建设、企业生产、技术进步等各个方面,算力的参与度越来越高,不但能够提供智能数据,还能够通过智能化生产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全力的规模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算力推动数字经济迎来“聚”变,为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能。新征程上,面临着更多的机遇、更大的挑战,要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继续巩固大数据先行优势,不断丰富完善数据要素各方面制度体系和配套政策,加速形成集算力、算法、数据等于一体的服务生态,助力我国全面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化,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数字世界提供更多样、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推动数字化应用的加速演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汇聚起经济发展的强劲动能。(郭素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