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慎终追远”中砥砺奋进
“慎终追远”是我们传统节日——清明节的文化主题。从草长莺飞、柳绿花红的“清明”之景,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清明”之行,那些身经百战写入党史,战功赫赫却远离功名的英雄们,或牺牲沙场、化作一片青山;或负伤后选择归隐于偏远乡村;或献身于“国之大者”,甘愿做隐姓埋名之人……。他们像一颗颗呼啸而出的子弹,“在战斗中惊天动地,却在胜利后保持沉默”。这种忠诚于党、奉献报国的品格,这种不怕牺牲、拼命奉献的境界,这种不慕荣利、甘于淡泊的风采,这种永葆本色、不忘初心的情怀,都是我们慎终追远的“精神楷模”。
在我们面对困难、遇到挑战、经受挫折的时候,重温他们身经百战却默默无闻的故事,就能深受教益和启发,在平凡工作中鼓起继续奋斗的勇气。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七一勋章获得者、一级战斗英雄柴云振,在抗美援朝的朴达峰阻击战中歼敌百余人,负伤24处,几度昏迷不醒,后经辗转医治奇迹获救,但由于“右手食指少了一截,已经无法扣动扳机”,他就复员回到四川老家,当起了农民。后来,他非凡的经历“复活”,从“烈士”变成了“活着的英雄”,面对显赫的功勋和由衷的赞誉,老英雄从不居功自傲,反而虚怀若谷:“我不是英雄,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牺牲的战友”,展现出朴素无华的英雄本色。
心底无私天地宽。以一颗公心坦然面对得失,以人民的利益为利益,以群众的得失为得失,先忧后乐,就能以无私无畏的状态投入工作,就能在挑战中生出共克时艰、迎接挑战的勇气和智慧。“人民楷模”朱彦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以及“将军农民”甘祖昌、“时代楷模”张连印,当烽火硝烟散尽的时候,他们解甲归田,把奋不顾身、有我无敌的拼命精神转化成装点关山、建设家园的朴素情怀。“功成身退”,如此彻底,不为繁华易素心,不计较于职务的高低,不患得患失于待遇的厚薄,不盲目攀比于收入的多少……一名纯粹的共产党员的党性与品格,闪耀着无与伦比的耀眼光芒。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国家危急存亡的战争中,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在脱贫攻坚的奋斗中,在面对暴风骤雨、山洪泥石流、地震台风等突如其来的灾难灾害中,不计其数的平凡英雄选择了挺身而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舍身忘我,用行动阐释了自己的价值与追求,也用行动来坚守着自己的崇高理想。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那些心怀“国之大者”,在迎难而上激情奋斗征程中留下名字和不曾留下名字的人,都是时代的追梦人,都是时代的奋斗者。他和他们,我和我们,每个人在平凡工作中留下奋斗的脚印,就能让平凡的工作展现出不平凡的“清明”底色,就能在新时代的奋进征途中留下行稳致远的精彩华章。(方文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