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全媒体影响力版图 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4月21日下午,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数据治理·网上群众工作新路径”平行论坛在南京举行。本论坛聚焦大数据时代的网上群众工作、网络社会治理等话题。论坛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江苏省委网信办指导,人民网、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南京市委网信办主办,微博承办。
从纸质到网络,从“量”的壮大到“端”的多样,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传播形式变化给我们带来获取信息的改变。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使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必须做好全媒体融合发展这个大课题。我国有14亿多人口,网民规模达10.51亿,基础设施、数字网络为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带来了数字机遇,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依托全媒体影响力版图,更好地传递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自信自立自强的中国形象,扩大中国的影响力、感染力、凝聚力,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借助不同的宣传载体,更好地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展现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中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大容量的网络空间,为我们了解这个时代、记录这个时代创造了条件,为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搭建了更广阔的“发声台”。依托全媒体影响力版图,更好地呈现中国之美、中国之好、中国之进,关键在增强主流舆论传播的吸引力,筑牢主流价值“主心骨”,增强对网络空间的引领力,建设清朗网络空间,着力把内容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汇聚更磅礴的网络空间正能量。
“风起于青萍之末”,全媒体传播让我们的视野角度更宽广,听到中国更多的好声音、好故事,从“点点星光”的微细力量之中,经过全媒体传播路径,变成大影响、大思潮,成为照亮历史前路的“大火炬”,让我们对全媒体传播的影响力有更深刻的感受。从湖南十八洞村,到淄博的烧烤、云南的泼水节、贵州村BA,再到……多样化的宣传模式,催生了更多的“网红地标”,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更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大街小巷热闹景象下的活力、动力、信心,以中国人自己的“麦克风”传递出中国自己的声音,呈现更多看得懂、听得懂、能明白、记得住的精品佳作。
报界宗师张季鸾说过这样一段话:“夫随声附和,是谓盲从;一知半解,是谓盲信;感情冲动,不事详求,是谓盲动;评诋激烈,昧于事实,是谓盲争。吾人诚不明,而不愿自陷于盲。”有思想、有品质、有灵魂的优秀作品,始终是全媒体传播保持“生命力”的秘诀,不管是在线上还是线下,我们改变的是传播的方式,而以传播内容达到“一束光簇拥另一束光”的目的始终不改变,这就需要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能胸怀大局、理性严谨、公正发声,做到不盲目相信、不随声附和,让“流量”历经时间和人民的检验成为“留量”。
“如果说互联网是一片海,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滴水”,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设,我们都是参与者、建设者,作为网络空间的“原住民”,我们不仅是“一滴水”,更要成为“清澈纯粹的一滴水”,勇担新时代的“流量担当”,以自己微小的“正能量”,在网络空间产生正向引导力,让世界看到崭新的中国形象,增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自信心。(李茜)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