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一”黄金周“成绩单”看“奋进中国”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五天假期,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发送旅客总量26971.6万人次,日均发送5394.3万人次,比2022年同期日均增长162.4%。
五一期间是旅游旺季,也是消费旺季,被人们寄予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期盼,也被寄予了“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的厚望,大众的消费热情高涨。各大景点出现了万人空巷的盛景,零售、餐饮、航空等多个市场被点燃。数据显示服务消费和商品消费同比分别增长28.7%和19.5%,反映居民消费意愿增强。
今年,各地的文旅局长“火了”,山东的淄博烤肉“出圈”,江苏的文创IP爆红,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现代信息技术、流通体系与消费的深度融合是激活“旅游热”的强引擎,带动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经济稳健复苏和持续增长提供了强大支撑。这个假期,有人坐着高铁看中国,有人在高速公路上“自由行”,有人带着家人领略山川湖海、大好河山,也有人选择坚守在岗位上,人们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南吃潮汕美食、精致茶点,北吃天津包子、北京烤鸭,“流动的中国”折射出活力,“流动的人群”洋溢着幸福。
五一期间,各地紧抓“黄金期”,结合消费市场特点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开展形式丰富的活动,稳步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的良性循环,充分释放内需潜力,拉动经济增长。据悉,假期里时令、品质、升级类商品销售较为旺盛,特色、多元、体验型服务消费广受青睐,创新、智慧、便捷式新型消费蓬勃发展......催生全民消费盛宴的背后,是数字化、智能化和跨界融合等新技术蓬勃发展,是特色商圈、高端化商圈在城市落地生根的外显。深究其背后的原因,有政府应时而动,搭平台、强保障打出“组合拳”,加强前瞻谋划和部门协作,整合利好的政策资源,与各个行业形成同向发力的消费促进体系;也有地方间的交流互鉴,结合当地特色,深挖特色资源,打造独特“个签”、形成鲜明“标识”。
透过“五一”看中国,熟悉的“人声鼎沸”场面再次回归,彰显了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和内需动力。我们的大中国,激情跃动、活力纷涌,展现着经济复苏的生机勃勃、山河旖旎的大好风光、政通人和的气象万千,展现着“奋进中国”的磅礴之势,拼出收获满满的“成绩单”。(一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