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土特产”撬动乡村振兴“大发展”

2023-05-08 10:39:12

据《新闻联播》报道,眼下正是辣椒起苗移栽的好时节,辣椒种植第一大省贵州今年种植面积达到570万亩,而贵州为提升辣椒主导产业的附加值,着力实施技改扩能、新工艺和新食品研发,更是吸引了不少中小微企业加入。同时,在今年4月举行的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贵州的油辣椒等一系列新产品收获了上千万元的订单。可以说,贵州以“土特产”撬动乡村振兴“大发展”的生动实践,是全国各地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的一个缩影。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从陕西延安苹果,到江西赣南脐橙,再到广东茂名荔枝……近年来,一个个具有地理标志和乡土特色的农产品,驶入产业化发展的快车道,成为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亮点。今年以来,各地出台多项措施,着力拓展产业链条,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统计数据显示,在乡村产业的有力带动下,一季度,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131元,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2.1个百分点。实践充分证明,从田间地头不断延伸的“土特产”产业链,正让众多农民不断分享着农业产业化的红利,日子越过越红火。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今年一季度,全国新批准创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0个农业产业强镇,农业园区建设提档升级。比如,在广东茂名的罗非鱼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目前已经聚集了269家企业,从鱼苗育种、饲料供应到烤鱼等预制菜产品的加工销售,实现了全产业链发展。放眼神州大地,从黑土地到中原粮仓,从西南山区到鱼米之乡,现代种养、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乡村特色农业正在希望的田野上“拔节生长”,一个个“土特产”正连接城乡、富裕农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前进的道路上,以“土特产”撬动乡村振兴“大发展”,就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继续为特色产业谋思路、为农民致富找门路,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构建乡村产业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真正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积极打造富有乡土特色和本地特色的新产业、新业态,就一定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广袤农村天地宽,因地制宜挖掘潜力、开发潜能,继续做大做强做优各类特色产业,以“土特产”撬动乡村振兴“大发展”,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就一定能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助力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晶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