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色旅游”小支点撬动国民经济大发展

2023-05-08 10:39:16

要说最近哪个城市最火,那么非淄博莫属,它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一支串带火一座城”,凭着“烤炉+小饼+蘸料”的烧烤灵魂“三件套”火爆出圈,化身美食文化的最新IP。今年以来,我国多地不断完善相关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丰富旅游休闲内涵,促进多业态融合发展,为推动经济复苏回暖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2023年一季度,中国国内旅游业收入达1.3万亿元,同比增长69.5%,复苏势头强劲。据文旅部数据中心统计,预计2023年全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将达45.5亿人次,同比增长约80%,将实现国内旅游收入约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95%,旅游业对国民需求的刺激、带动作用更加凸显。


在经济学中,当消费者具备消费的意愿和能力时才能构成有效需求。因此,要想让旅游业的“带动效应”不断强化,一方面要通过稳业增收、保供稳价等方式改善消费者预期,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另一方面,要继续挖掘新业态发展潜力,释放更多高薪岗位,优化基本就业公共服务,支持发展副业,规范管理夜间经济、周末经济、地摊经济和车尾箱经济等,帮助低收入居民“开源”增收,增加居民收入,让消费者“能消费”。


放眼全国,多地正持续加大政策力度,旨在改善消费者预期、提升消费者收入。四川省聚焦细分领域和场景建设,针对促进消费回暖升级制定专门的政策“工具包”;浙江发布2023年消费提振行动计划,实施培育热点扩增量、创新场景拓市场、树立品牌优品质、提升主体强活力、助销26县促共富等五大行动;山东省筹集资金3.96亿元,重点支持商贸流通和文化旅游领域出台提振消费奖补政策,引导支持恢复和提振消费……一项项政策为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为消费持续“保暖”奠定了夯实基础。


我国消费韧性强、潜力足的特点没有改变,消费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不管是春节期间还是五一期间,旅游业的火爆景象都印证了这一点。政策持续显效,供需加快回暖,预期稳步改善,消费的更多“好戏”还在后头。(马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