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澎湃科创力量,激活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2023-05-23 10:48:40

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让气候变得可测可算;南京紫金山实验室,创造太赫兹无线通信实时传输世界纪录;中兴通讯5G智能制造基地,17米高的立体仓库摆放着10万多个货箱,悬空的传送带,根据生产指令自动将分拣好的物料货箱运送至各个车间……这些场景正在江苏上演。一域看全局,科创正澎湃。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创新是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是2035年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透过江苏这个缩影,观察全国、放眼未来,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高科技创新效能,强力激活并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科技兴则国家兴,科技强则民族强。科技创新并非撒豆成兵的空想,离不开坚实有力的引领带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希望江苏继续真抓实干、奋发进取,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实现良好开局,为全国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牢记嘱托,顺应产业和科技变革大势,江苏加强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产业不断涌现。全国有超过20%的高新技术产品在江苏制造。科技创新稳稳夯实了高质量发展之基。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走好这条路迫切需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产业结构加快迈向中高端。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在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实现85%以上的研发投入由企业完成,80%的科技平台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在企业,70%的有效发明专利由企业创造的同时,江苏着力聚链成群,已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10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6个,筑起了高质量发展的“高原”。“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江苏正紧握创新发展“牛鼻子”蹄疾而步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当然,澎湃科创力量,不能以牺牲其它方面特别是生态环境的利益为代价,必须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良性互动。2022年,江苏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万亿元,5年连跨4个万亿元台阶的同时,单位GDP的能耗、碳排放强度比10年前分别下降48.3%、43.4%,实现经济增长与污染排放有效“脱钩”。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发挥好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的作用,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画卷正在江苏大地徐徐铺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5月22日,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省科技厅调研时强调,坚决扛起国家科技创新格局“第一方阵”使命,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时不我待;科技创新,我们有基础;科技创新,我们有冲劲。坚定信心,下足力气,久久为功澎湃科创力量,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必将有力支撑我们在新征程上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张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