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夯实粮食丰收根基,打好促粮增收“攻坚战”

2023-06-13 11:39:45

农业农村部小麦机收调度显示,当前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达2.53亿亩,进度过八成。与此同时,夏种也正压茬推进。在保障粮食增产增收的关键季节,重视程度如何将影响一个区域的粮食产量,也关系农民的“米袋子”“粮仓子”。


夏种是一年中最关键的生产季节,是确保秋收粮食作物播面和提高粮食单产的关键。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各级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要保障种子、农药、化肥、农膜、农机等物资的充足储备和有效供应,稳定价格水平,避免哄抬物价、售假掺假等扰乱市场的现象发生;要派出精兵强将和农业技术骨干,深入田间地头调查研究,对科学种植、田间管理等技术提供指导,提高复种指数,摒弃“农业不用管,让它自由去发展”的思维,深入掌握粮食播面、播种准备、栽种进度、田间管理等环节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不误农时”的科学态度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保证播面、提高单产,确保夏季和粮食作物喜获丰收,打好促粮增产的“攻坚战”。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等级质量的高低影响粮食作物的综合生产能力;种子是粮食生产的“芯片”,粮食安全的前提是种子安全。必须落实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加强耕地用途管制,严格贯彻落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严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作物播面;要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良中低产农田,加快推进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吃饭田”“高产田”比例逐步提升;要坚持高产、优质、高效“两高一优”的种子选用要求,严格执行先试验、后推广的引种要求,注重优良种子的推引力度,大面积推广经实践检验高产优质的优良品种,小范围引进适合本地气候、土壤、栽培条件的品种进行试验,逐步优化当地粮食作物品种结构,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的农业风险。


“只要种粮能赚钱,国家粮食就安全”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心声,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需要努力的方向。要健全完善粮食安全责任制,细化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主销区考核指标,汇聚起重农抓粮的强大合力,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的重要指示,坚持“政策保本、经营增效”的原则,围绕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做文章,确保农民种粮不吃亏;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开展生产托管、订单农业、加工物流、产品营销等多种服务,提高种粮综合效益,让农民种粮能获利、多得利,充分发挥农民种粮积极性、主动性。(加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