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筑牢暑期安全“防护墙”
近期,全国多地发生未成年人溺水事故,不免令人痛心扼腕。暑期已至,未成年人溺水事故进入多发期、易发期。保护未成年人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溺水溺亡事故刻不容缓,因此多地采取多种举措、从严从实开展未成年人防溺水各项工作,织密织牢防溺水安全网,坚决守牢安全底线。
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将每年7月25日定为世界预防溺水日。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曾做过一份《2022中国青少年防溺水大数据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5.9万人死于溺水,其中未成年人占据95%以上。近年来,溺水成为我国儿童意外伤害致死事故的“头号杀手”。溺水事件中,溺亡率高达89%。
放暑假,安全不能“放假”。未成年人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幸福安定和社会和谐稳定,容不得半点闪失。虽然预防溺水年年讲,但是溺水事故仍然年年有。家长安全教育和监护责任不到位导致的看护不力、孩子年龄小,对危险的认知能力弱导致的私自下水、社会环境存在水域安全隐患和施救物资配备不合理等都是造成悲剧的原因所在。
痛定思痛,共筑防溺水安全网,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切实提高安全意识。青春期少年儿童独立性增强,好奇、冒险心理之下容易忽略对外界未知的恐惧,反而激发冒险心理从而发生意外。最大限度发挥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宣传作用,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积极通过微信家长群、短信等方式发布“关于防溺水致家长一封信”,以及各村大喇叭循环播放、悬挂宣传标语、张贴海报、派发传单等多种形式宣传,广泛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宣讲、科普教育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管理的认识,全方位、广覆盖形成多方合力,在寓教于乐中推动防溺水等安全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水是生命的源头,别让它成为生命的尽头。我们要以血的教训为警醒,全社会主动担负起守住安全堤坝的共同责任,绷紧安全之弦,以全覆盖、无死角的铺天盖地宣传,真正将防溺水知识入耳、入脑、入心,增强学生自我的防范意识,也让每一位监护人都知道自己的义务和防范重点,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强大合力,构筑起更加坚实的防溺水安全“防护墙”。(李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