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咬定“生态文明建设”不放松,共绘“如画江山”

2023-08-12 10:53:09

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习近平总书记于2005年8月15日在湖州市安吉县考察期间,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成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从巴宜区立定村挖沙采石的荒草滩变成鸟掠芳洲的大公园,从浙江安吉县余村发展“石头经济”到发展“美丽经济”,从宜宾化工产业转变为新材料和新能源电池材料......经过不懈奋斗,我们绘就了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多彩画卷。实践证明,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不是一对“矛盾体”,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必须端起生态碗、吃上生态饭、挑上绿色发展的“金扁担”,从“砍树人”变身“看树人”,从“卖石头”转为“卖风景”,平衡处理好发展与生态的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破题”,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江河湖库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垃圾分类治理等“组合拳”,落实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污染源头防控,做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关键一招”,支持鼓励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创新成果转化,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大力宣传绿色文明,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凝聚治理的强大合力,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

生态文明是最公平、最美好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最切身的民生福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必须咬定“生态文明建设”不放松,以更加自觉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守护“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的美好家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共绘“如画江山”。(郑运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