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建共享“一带一路”美好未来

2023-09-07 10:32:58

2023年,“一带一路”建设进入第十个年头,十年来,各国合作共识不断凝聚,国际感召力持续增强,共建“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持续扩大,形成了互联互通格局。


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抓手,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而且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2013年至2022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年均增长8.6%,与沿线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2700亿美元,在沿线国家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超过1.2万亿美元,我国企业在共建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已为当地创造42.1万个就业岗位。


历史已经证明,建设“一带一路”是有利于全球各国的,是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兼顾各方利益,体现各方智慧,凝聚各方力量,将各方优势和潜能发挥出来。无论是中国周边国家还是拉美等国家,只要有共同发展意愿的都能够参与其中。越来越多的国家根据发展条件和自身基础,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共同参与其中,着眼于互利共赢、共同发展。部分发展中国家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处于产业链低端,通过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了本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步伐。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发展中国家修建了一批基础设施项目,还提升了多领域的产业能级,使其能更好融入区域甚至全球价值链中,获得持续发展的新动能,增强国家经济发展的造血功能。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把“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人类共同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针对国内国际形势新变化,要以更加系统、更加前瞻的思维不断巩固发展成果,开拓创新,应对新的挑战。从国际上看,许多国家都有互联互通的需求,国际产能具有非常广阔的挖掘潜力,而中国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了广阔机遇。在现有共建合作的成果基础上,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争取更多国家和地区加入共建“一带一路”的大家庭。采用新模式、新制度、新路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在重点国家、重点区域、重点领域上下功夫,做强做优做大。从国内来看,共建“一带一路”是未来激活我国外贸市场的新动力,能实现中国与沿线发展中国家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在健康、绿色、低碳、数字等领域中,中国具备一定优势,与沿线各国的合作空间潜力巨大,能通过产能合作加大贸易往来,强化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在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中抓住机遇,大有可为,实现弯道超车,进而跨上更大的台阶。(廖晨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