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让沿线国家绿色发展“步伐铿锵”
近日,欧亚经济论坛在陕西省西安市开幕,据分论坛“2023丝路绿色能源国际合作大会”介绍,越来越多亚欧国家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加快了绿色发展步伐,而中国企业也正成为“一带一路”上追“风”逐“日”的绿色力量。走过风雨10年,从茶叶、丝绸到大型机械设备,再到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这充分说明,绿色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这条经贸友谊之路如今更加生机勃勃、绿意盎然,沿线国家绿色发展“步伐铿锵”。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和低碳化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绿色发展奇迹。值得一提的是,在稳步推进国内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中国也积极探索将自身绿色发展的理念和经验成果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与共建国家和地区围绕绿色发展开展了领域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取得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比如:蒙内铁路、雅万高铁和中老铁路等重大项目,广泛融入了来自中国的绿色技术、绿色智慧和绿色理念,特别是蒙内铁路项目在设计施工时全线设置了大型野生动物通道,并设置了隔离栅栏,不仅全面带动了肯尼亚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有效保护了当地的野生动植物。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载体。从“倡议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到提出“坚持开放、绿色、廉洁、合作理念,致力于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合作目标”,再到“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信息共享和能力建设,深化生态环境和气候治理合作”……10年来,绿色发展理念成为沿线国家乃至全球广泛共识,随着绿色顶层制度设计不断完善、绿色务实合作持续拓展深化,绿色“一带一路”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共建国家互学互鉴、携手合作,正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注入新活力。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放眼当下,中国已与有关方签署了50多份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文件,同31个共建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与32个共建国家共同建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投资中绿色能源已超过传统能源。这一系列的数据说明,在绿色“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通过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分享绿色发展经验,正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面向未来,进一步统筹推进绿色发展重点领域合作,统筹推进境外项目绿色发展,统筹完善绿色发展支撑保障体系,就一定能实现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的目标,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千年前的驼队,穿过漫长的时空走廊,如今化身成了日夜兼程的中欧班列、不绝于途的货运汽车和往来不歇的空中航班。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绿色发展合作平台为支撑,不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从愿景变为现实,就一定能让沿线国家绿色发展更加“步伐铿锵”,而“一带一路”这条“幸福大道”也必将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支撑!(苏晓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