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火火的“黄金周”,活力奔涌的“中国号”
北京南站维持峰值运营,日均发送旅客20.2万人次;上海浦东、虹桥两大机场日均客流量32.5万人次,同比增长131.7%;重庆高速9月29日全路网总车流量超193万辆次,创历年国庆假期单日车流量新高……在这个中秋国庆假期,“出行”成为高频词。最新数据显示,假期第六天,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预计发送旅客5669.7万人次,同比增长58.4%。(10月5日人民日报)
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和“先行官”。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合一”,成为长达8天“超级黄金周”,各方普遍看好其有望成为近五年来旅游行业的最旺长假。高铁站熙熙攘攘,航站楼人头攒动,乡村游线路车水马龙,透过中秋国庆假期这个窗口可以看到,高质量发展的交通运输正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动能。人享其行、物畅其流,流动的中国生机勃勃,彰显我国经济的强劲动力。
路网体系更完善,基建水平更强大,今天的中国四通八达。中秋国庆假期叠加,探亲、旅游需求旺盛,全国日发送旅客总量保持在5200万人次高位运行,单日客流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0%以上。预计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20.5亿人次,日均达2.57亿人次,比2019年同期日均增长11.5%。铁路新线通车,出行“一日千里”;新航线启动运营,旅游“说走就走”;新高速建成通车,自驾游更加火热……今日之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邮政快递网和世界级港口群,各种运输方式衔接效率加快提升,超大“流量”背后的强大支撑,见证着我国交通事业高歌猛进的跨越发展。
客流带动物流,出行拉动消费,流动的中国热气腾腾。全社会人员流动量大幅提升,跨省份长距离出行明显增长,铁路、公路、水路、民航营业性客运量全面回升,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背后,凸显内需回暖、生产恢复。上海大都市餐饮业火热、旅游“人从众”、商圈人气旺;重庆文化演艺日益火热、烟火气点燃消费活力、潮流文创园吸引年轻客群;江苏各地穿古装、游古城、看非遗、赏民俗成为流行玩法,国潮元素为消费市场注入澎湃动力……无论是回家团圆还是拥抱“诗和远方”,无论是感受传统文化还是游于山水田园,假日消费热情高涨、假日经济热力四射,呈现一个红红火火、生机盎然的中国。
为流动护航、用行动告白,奋进的中国活力奔涌、蒸蒸日上。中秋节遇上国庆节,家国情怀最火热的张扬;爱国从来都需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来表达。从城市社区到广袤乡村,从生产一线到旅游景区,各地、各族群众同升一面旗,共同祝福祖国繁荣富强。铁路职工为“流动大军”舒畅出行保驾护航,旅游业潜心优化文旅消费场景、促进消费潜力释放,大江南北重大工程项目持续推进、建设者们热火朝天奋战在工地上……许多人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在辛勤工作中度过节日,以奋斗实干建新功。亿万人民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团结奋斗,奋力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中国号”巨轮活力奔涌,劈波斩浪、胜利远航。(秋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