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金周感受流动中国澎湃活力
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黄金周,又成为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中秋国庆假期,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累计发送旅客4.58亿人次,日均5727.7万人次,比去年同期日均增长57.1%。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加长版”假期一片繁忙,折射出流动中国的蓬勃生机与澎湃活力。
高铁站熙熙攘攘,航站楼人头攒动。这个“加长版”中秋国庆假期,许多人选择在旅游出行中欢度节日、享受生活。无论是游子归家、亲人团聚,还是长途跋涉看“诗和远方”、短途旅行发现身边的美好,神州大地呈现出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升腾气象。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8天假期国内旅游出游8.2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1.3%、较2019年增长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29.5%、较2019年增长1.5%……出行畅、消费旺、暖意浓,是对“加长版”黄金周的贴切总结。中秋国庆假期的文旅热潮,正是中国经济动能澎湃的注脚,鲜明展现了“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的景象。
看流动的中国,看见消费热情的高涨。文旅消费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载体。这个“加长版”黄金周,各领域各行业“流动”的维度不同、表现不一,但处处迸发着活力,处处孕育着希望。旅游游览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倍,住宿餐饮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5%,文化和体育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4%……品质商品销售旺盛,餐饮消费加速回暖,休闲旅游强劲复苏,假日经济效应持续显现,充分显示出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由此来看,黄金周的活力足、人气旺,消费拉动作用持续显现,必将进一步激发超大规模市场的消费潜力,为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提供充沛动力。
看流动的中国,看见社会活力的奔涌。今年黄金周,紧跟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文旅融合新供给不断涌现。湖南常德将非遗、传统民俗、民间艺术有机融入旅游场景,让人们在穿越古今中感文化之美、享消费之乐;成都高新区精心打造多个文旅消费新场景,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沉浸式、交互式、智能化的文旅消费新体验;文化和旅游部指导相关平台开展乡村旅游数字提升行动,通过数字化打造更多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旅游消费新场景……传统与时尚融汇、线上与线下融合、文化与旅游融通,不断催生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动力,形成节日消费市场的新增长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流动中国带来的活跃景象,使得发展的空间不断拓展、发展的潜力不断积蓄,为宏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
看流动的中国,看见未来发展的信心。拉长时间坐标看,黄金周的火热场景,是中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的一个生动注脚。从春节假日文旅经济“井喷”,到五一小长假、暑期消费热度持续上扬,再到中秋国庆假期不断刷新消费新热度……不断掀起的文旅热潮,凸显出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坚实的产业基础,折射出我国经济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我国有14亿多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2万美元,消费市场潜力大、韧性强、后劲足,且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孕育着大量消费升级需求,这正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深沉的动力。可以预见,随着各地各部门消费场景拓展,促消费政策落地显效,以高质量供给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必将激发更加强劲的消费势能,展现中国经济更加强大的韧性与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黄金周假期已然结束,但是火热的劲头仍在持续,发展的活力不断迸发。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从供需两端持续发力,进一步激活消费“一池春水”,更加充分发挥消费“主引擎”作用,一个充满活力的“流动中国”必将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智一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