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宪法精神,筑牢法治文化新高地
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活动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加强宪法学习宣传,弘扬宪法精神,强化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宪法是我国位阶最高的法律,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全面依法治国,创造性提出了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体系完备的习近平法治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党的二十大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新部署,为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指引正确方向、提供行动指南。
建设法治文化,必须尊重宪法。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群众必须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注重发挥宪法作为根本法的核心作用。“宪法者,国家之构成法,亦即人民权利之保证书也。”公职人员应该带头引领全社会尊重法律,对法律存有敬畏之心。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群众自觉遵守宪法,思想上和行动上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原则。广大群众要做到不越法律红线,不碰法律高压线,守住内心原则做人底线。除自觉遵守宪法和各项法律法规外,每个人都应该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并在自学之余多参加普法宣传,争取让更多的人了解法律、遵守法律,在涉及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积极寻求法律的帮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违法犯罪行为,人民群众应当积极举报,配合公检法机关依法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政府部门应当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牢固树立现代法治思维。“法者,治之端也。”我们要让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使全社会尊重法治、遵守法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心,不断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形成浓厚的法治氛围。
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更加坚定地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更加坚决地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作用,必须更加坚定地坚持法治思想,让宪法精神深入人心、内植于心、外践于行,做宪法的忠实尊崇者、遵守者,为开创全面依法治国新局面,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贡献力量。(祥睿)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