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收年景,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

2023-12-22 11:23:30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今年各地各部门持续加大“三农”工作力度,有力克服一些地方严重洪涝等不利因素影响,粮食实现丰收,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从东北平原到华北粮仓,从塞上江南到鱼米之乡,处处呈现仓廪殷实的丰收景象,我们迎来了又一年丰收。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是“三农”工作头等大事。春种、夏耘、秋收、冬藏。辛苦又一年,在汗水和智慧的浇灌下,我们见证了粒粒种子从破土而出到一片金黄,铺展了“丰收在望”到“丰收在手”的耕耘画卷、奋斗答卷,神州大地唱响了“丰收赞歌”。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丰收不仅是粮满仓,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更为稳物价稳预期增信心,为稳定经济大盘提供坚实支撑,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数”说丰收,大国粮仓更充实。“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85亿亩,比上年增加954.6万亩”“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一串串数字,就是一张张答卷,让我们看到了粮食丰收的喜人收获,为建设农业强国夯实根基。粮食生产延续丰收好形势,背后是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的坚定决心,在粮食生产上丝毫不松懈,善于在挖掘盐碱地资源、强化科技支撑、打好种业“翻身仗”等多个方面着力,做到季季压茬,扛稳粮食安全责任,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岁稔年丰令人欣喜,丰收答卷来之不易。今年,中国粮食生产面临多种挑战,我们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影响,沉甸甸的“丰收答卷”付出了更大的努力,是广大干部与亿万人民一起拼出来的丰收年,也展现了“基本盘”的稳健力量。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关键在解锁“丰收密码”,读懂丰收靠的是政策、科技、实干,从发放稻谷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到良种、良田、良法、良机、良制“五良”综合型解决方案推广,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再到……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增强提前研判、提前防范、抵御风险的能力,着力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最大程度保障粮食安全。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丰收答卷”沉甸甸,令人欣喜,提振信心,更需要写好“粮丰民富”答卷,让农民既有“好收成”又有“好收入”。让希望的田野成为丰收的田野,既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让“米袋子”“菜篮子”“肉罐子”“果盘子”更加充盈丰裕,让大国粮仓根基更扎实,又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快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不断激活各类资源要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广大农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让群众“手中粮”成为“袋中钱”,不仅让他们获得“真金白银”,更能调动种粮积极性,千方百计增加粮食生产,播撒来年新希望。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希望田野承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沉甸甸的“丰收答卷”,稳住了农业基本盘,筑牢了粮食安全防线,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成色更足。(文/李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