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个体”稳稳扛起“千钧担”
1月31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登记注册局局长任端平介绍,截至2023年底,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1.24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67.4%,支撑了近3亿人就业。“小个体”能担重担,更应进一步激发起活力,稳稳扛起“千钧担”。
个体工商户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鼓励引导和政策支持下,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个体工商户日益壮大,突破亿户,占市场主体比重从不足1%增长到约占三分之二。从身边的“网红”咖啡馆到网上的代购小店,从家门口的早点铺到初具规模的社区商超,个体工商户作为产业链和消费链的“毛细血管”和市场的“神经末梢”,其稳定发展守住了街头巷尾的烟火气,维持了亿万家庭的生计,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显示出我国经济的强大活力和韧性。
个体工商户数量多、活力足,是稳增长稳就业的底气所在,动高质量发展的韧性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去年以来,在各地区、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全国个体工商户发展总体平稳向好,活跃度和营收水平实现“双提升”。2023年全年新设个体工商户2258.2万户,同比增长11.4%。越是形势向好越不能松劲歇脚。进一步支持和鼓励个体工商户发展,持续激发个体工商户的发展活力,是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的题中应有之义。
保护个体工商户就是保护生产力,就是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度重视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积极帮助个体工商户解决租金、税费、社保、融资等方面难题,提供更直接更有效的政策帮扶”。个体工商户往往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容易面临生存发展难题,也更需要外部扶持。面对个体工商户的实际困难和现实需求,要做好扶持“加减法”,下足服务“绣花功”,持之以恒落实《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等政策,让加政策供给、加资金流入、加权利保护等与减税、减费、减息、减租、减支等为“小个体”双向赋能。
外力扶持源源不断,内力潮涌才能茁壮成长。个体工商户铺天盖地、身强体壮,国家经济才能顶天立地。但个体工商户生机勃勃、活力澎湃,除了需要政府的帮扶,关键还是要靠自身努力,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和经营方式,实现自我的赋能。对于广大个体工商户来说,一方面要坚定市场发展信心,用好用足政策红利,遵纪守法、诚信经营,用优质产品和服务赢得消费者信赖;另一方面,要积极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善于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中捕捉新商机,主动拥抱市场变化带来的机遇,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练就在市场大潮中乘风破浪的能力。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坚定发展信心,释放生机活力,让“小个体”稳稳扛起“千钧担”,必将汇聚起磅礴力量,推动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驶向更加光明壮阔的美好未来。(谢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