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最大变量”变为“最大增量”,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汇聚磅礴动力
人民日报3月23日报道,互联网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稳步增长、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3月22日,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显示当前我国互联网应用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赋能,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让更多人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第5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当前我国互联网应用场景不断焕新,14亿多中国人民分享互联网发展成果增进民生福祉。互联网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持续赋能,从“最大变量”变为“最大增量”效应日益凸显。
截至2023年12月,我国“.CN”域名保有量连续9年稳居世界第一,3家基础电信企业发展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23.32亿户,数据的背后,是中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互联网用户规模。近年来,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国货“潮品”热流涌动、智能产品炫酷出圈、绿色消费蔚然成风……互联网技术更新迭代,赋能中国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更好满足14亿多中国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美好向往。随着对互联网“最大增量”的认知更加全面、更加深入,5G、大数据、人工智能带来源源不断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大潮流正在加速形成,大趋势正在全面体现。
顺应发展规律、把握迸发节奏,让互联网“最大变量”变为“最大增量”,更好造福14亿多中国人民。依托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规模,扎实推进互联网基础资源建设,让互联网更好赋能千行百业、激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潜能。以近年来互联网行业发展热点人工智能为例,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4400家,国产大模型不断涌现,智能芯片、开发框架、通用大模型等重要领域实现开拓性创新,人工智能关联即时通信、搜索引擎、在线教育、无人驾驶等多个“产业蓝海”,前景可期。将互联网“最大变量”变为“最大增量”,推动我国经济稳健回升向好、为广大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添彩,大有可为。
提高用网治网“真功夫”,为“最大变量”变为“最大增量”提供“硬支撑”。互联网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强大动能,同时也要看到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和不容忽视的用网治网短板。一方面,不同区域、城市与乡村之间,数字鸿沟有待进一步弥合,使数字技术催生公共服务更加公平包容,智慧出行、智慧医疗等得以持续拓展,让城乡网民的数字生活更加幸福;另一方面,打破信息壁垒、提升信息效率,更加注重均衡发力技术进步与安全保障“一体之两翼”,让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数据更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很快,不进则退,慢进亦退。”让互联网的“最大变量”变为“最大增量”,我国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抢抓时代机遇,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加快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科技健康发展,让网络安全、网络治理、网络数字新经济等协调并进,让互联网从“最大变量”变为“最大增量”,为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汇聚磅礴动力。(连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