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承英烈精神 汲取奋斗力量

2024-04-02 11:25:01

连日来,“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正在开展,烈士的故事像常青树上萌发的新芽,历久弥新令人感动;烈士的精神如峥嵘岁月里的思想芬芳,润物无声催人奋进。慎终追远是清明节的主题之一。细读革命烈士用生命书写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一路披荆斩棘,一路鲜花盛开。他们历经苦难,我们继往开来,“春天的故事”就能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重温峥嵘岁月的奋斗故事。清明节前,《这张父子“合影”,看得想哭……》,一文讲述了陈红军烈士事迹展陈室开馆,烈士的父亲与烈士雕像合影的故事。2020年6月15日,在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边防斗争中,陈红军壮烈牺牲。牺牲的故事不仅仅发生在战争年代,也不仅仅是军人的“专利”。“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岁岁年年,那些因缉毒而牺牲的警察,那些因火灾而牺牲的消防战士,那些在地震、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中敢于迎难而上、逆行冲锋的人们,都是时代的脊梁,都是人民的英雄。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我们之所以能感受到“岁月静好”,就是因为有人在默默地“负重前行”。重温英雄故事,接受精神洗礼,我们也能在平凡的岁月中自觉地肩负使命,在不息的奋斗中书写“合格答卷”。


汲取迎难而上的精神力量。“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江河弯弯曲曲,有阻挡才能彰显磅礴的气势和不屈的力量。社会发展、千秋伟业,更不会一帆风顺。而困难,往往也都是客观上的存在,只要主观上勇敢顽强、百折不挠,众志成城往往是攻坚克难的力量之源。没有“拼命三郎”的奋斗精神,就不会喜获丰收,也不会迎来胜利。革命烈士在斗争中彰显出来的大无畏精神,特别能感染人,也特别能鼓舞人。夫战,勇气也。与革命烈士所处的环境不同,我们今天大多数人所遇到的困难,或许不足为道。清明祭扫先烈,缅怀先烈,重温故事,就是要从中汲取不怕困难、拼搏奋斗的精神动力,有了这股精气神,就能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


开创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通向未来的征途,既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每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或许千差万别,但终点都是“幸福的彼岸”。追梦者、奋斗者,本身又是开路者、进取者。“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越接近目标越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牺牲。就“小我”而言,事业上会遇到“一山放出一山拦”的困惑,生活中也会遇到“少年维特之烦恼”,“瓶颈”“短板”“堵点”“卡点”不可避免,但干事创业就意味着要在拼搏中前进,在前进中拼搏。人生的航船,其价值就在于勇立潮头,碾着风暴前进。缅怀先烈,继承精神,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变“知”为“行”,时刻把“小我”融入“大我”,自觉为大多数人的利益去拼搏,去奉献,正如一朵不起眼的小花,努力绽放就是不辜负春天,为春天贡献自己的希望和力量。(方文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