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加“数”跑

2024-05-23 11:20:58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而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近日,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印发《2024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部署了9个方面28项重点任务,明确提出“到2024年底数字乡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的目标。全力推进数字乡村的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插上“数字翅膀”,不断催生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局面。


强农有“数”。近年来,《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2020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等顶层设计方案相继发布,指明数字乡村发展的阶段性战略布局,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数字乡村建设带来的变化,“数商兴农”2023年农村和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分别达到2.49万亿元和5900亿元;全国所有升级单位都有开发统一的政务平台及相应的手机App便民终端,如广东的“粤省事”、海南的“码上办事”……数字乡村建设,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和5G通信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乡村,从数字技术贯通农业生产全链条到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改变了乡村的治理模式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数字乡村建设,不仅促进“长”出好效益,也推动“治”理有效。


“智”行不足。数字乡村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5G、互联网、云计算等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互联网+”向乡村延伸覆盖面更广,智慧农业、智慧旅游等乡村数字化应用场景更多,乡村信息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数字乡村建设与群众的所需所盼还有一定的差距。城乡数字基础设施差距较大,截至2023年12月,我国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83.3%,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仅为66.5%。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有待完善、有关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健全、“信息贫困户”等城乡数字鸿沟仍然制约着数字乡村建设,一定程度影响了乡村振兴的速度。


振兴“有序”。数字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要以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为突破点,激活数字乡村建设的源头动力,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推进“数字+”建设,“数字+产业”以数字化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让“会种地”变成“慧种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推进“数字+人才”,做好数字人才 “引、育、用、留”各环节工作,留住一批乡村治理骨干、乡村文旅人才、农村数字化青年人才……为乡村振兴夯实人才支撑;推进“数字+文化”,实施一系列乡村数字文化工程,推出以乡愁记忆为主题的系列纪录片,不断丰富乡村精神文化供给,打造“记得住乡愁”的精神圣地;推进“数字+生态”,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数字化应用,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农村更宜居宜业,为美丽乡村绘就浓厚的生态底色;推进“数字+组织”,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数字化效能,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治理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组织保证。


要想富先“通网路”,振兴乡村“更有戏”。要充分发挥数字基础设施对农业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通过数字乡村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推动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新进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王贤龙、郭素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