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新”逐“质”,“苏”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春去夏至,草木葱茏。农机穿梭麦浪滚滚,3500多万亩小麦进入收获季;港口码头汽笛声声,“新三样”扬帆出海;科研院所动能澎湃,为新质生产力打开“源”创之门……不负深情厚望,肩负信任重托,江苏以“新”开局,破量求“质”。(5月30日中国江苏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良好的条件和能力”,殷切嘱托“使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为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供了根本遵循。全省上下牢记嘱托、砥砺奋进,聚焦“重要阵地”、聚力“勇挑大梁”,让新质生产力在江苏大地拔节生长,书写更加精彩的高质量发展江苏新答卷。
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鲜明气质和突出优势,让江苏具备孕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肥沃土壤。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刚刚过去的2023年,江苏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约4100亿元,占GDP比重3.2%左右;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41.3%、49.9%;全国近六分之一的领跑技术分布在江苏,五分之一的高技术产品出口来自江苏制造。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稳居全国创新版图“第一方阵”。
开辟新赛道、壮大新动能,点燃新引擎、塑造新优势,江苏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展现新担当、开创新局面。在42条政策举措和28条增量措施的基础上,延续实施支持先进制造业、小微企业发展等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省财政新设立24.8亿元基础研究专项资金,推动形成“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围绕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构建“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梯次推进的发展格局……聚焦科技创新,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江苏大地“新”意盎然。地区生产总值超31020亿元、增速6.2%,总量、增速均列全国第二……首季“开门红”成绩单凸显江苏高质量发展“新”潮澎湃。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也是重塑全球竞争新优势的关键着力点。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江苏立足省情锚定目标任务做出具体部署,全省上下满怀感恩之心,汇聚奋进之力,坚决扛起在国家科技创新格局中勇担第一方阵的使命,充分整合科技力量和优势资源,努力培育更多创新之火、科技之花、产业之果,因地制宜布局产业链,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奋力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我国参与全球产业科技竞争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高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