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非遗、过端午,传统文化点亮幸福生活
鼓声阵阵,挥桨激浪。时值端午,各地举行赛龙舟活动,人们在奋楫争先的热闹氛围中,感受端午的文化魅力。不仅是赛龙舟,从包粽子到佩香囊,从插艾草到挂菖蒲,形式多样的端午传统习俗增添节日的文化氛围,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迄今已有上千年历史,饱含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在国人心中一直占据重要位置。今年端午节恰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赣剧《牡丹亭·游园》走进高校,在学生间掀起“蹭课潮”;潮汕英歌舞亮相古镇,吸引游客纷纷驻足“打卡”;剪纸、京剧搭配炫目特效,让中式美学接连“破圈”……传统文化点亮幸福生活,非遗带着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走入公共空间,人们在各地丰富多彩的端午习俗中,重温历史的厚重,享受生活的美好,感受文化的韵味。
仲夏时节粽飘香,传统民俗绽放新魅力。“粽叶香、裹五粮,剥个粽子沾上糖。”端午节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浓厚仪式感,包粽子、吃粽子是最有代表性的节日习俗。青稞粽、红烧五花肉粽、紫糯栗蓉粽……千种姿态、万般内容,多样吃法和多种口味折射出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手绘龙形图案、“新国潮”元素、立体“龙舟”……传统美食乘上“国潮”快车,上演一场传统与现代的碰撞。粽子不仅是日常美食,也是街头巷尾的烟火气,粽子飘香,承载着人们对传统习俗的珍视和幸福滋味的追求。
奋楫争先赛龙舟,传统竞技掀起新风尚。赛龙舟是端午节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古传承至今。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舟竞渡,代表着拼搏进取、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蕴含龙的传人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团结奋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龙舟竞渡又称“龙舟赛会”“赛龙舟”“划龙船”,“咚咚”的鼓声是冲锋的号角,一叶龙舟在碧波中穿行破浪,送来了浓郁的节日氛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向上向善”的精神基因,表达出人们对幸福安康的美好向往和乘风破浪、奋发图强的无比豪情。
非遗文化潮起来,传统佳节过出新花样。端午节是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中国传统节日,香囊、荷包、彩绳等传统工艺品与现代时尚交融,“新中式”玩法融合现代审美与传统文化,“国潮端午”新意满满、魅力四射。端午假期,在一票难求的博物馆流连“打卡”,看文物逛新展,感受厚重历史底蕴;在古城古镇悠闲漫步,欣赏传统建筑,感悟国风韵味;在非遗集市互动体验,了解传统工艺,体会匠人的匠心与坚守。游客热衷历史博物馆参观、龙舟观赛体验、非遗体验、历史文化景区打卡、汉服妆造体验,深度体验中国历史文化,等旅行方式兴趣盎然,各类“新中式”旅游再掀国潮风,成为节庆新亮点。
端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醒目符号。经过岁月的沉淀,团圆孝亲、强身健体、家国情怀等共同构成端午文化的丰富内涵。三夏正忙,为了保证尽快颗粒归仓,人们挥汗保丰收;考场静寂,为了护航学子圆梦未来,各方合力保高考;工地正酣,为了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建设者争分夺秒保工期……端午节,烙下的是文化印记,凝聚的是前行力量。以节载道、以文化人,与时俱进、守正创新,让端午节过得更具仪式感、更有精气神,既是民俗敬畏和文明传承,更是文化自信和精神坚守。(高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