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抗旱“两手抓”,筑牢美好生活“安全堤”
近期,南方多地持续出现强降雨,广东、福建等地发生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北方部分地区旱情发展迅速,南涝北旱特征明显。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应对灾情,千方百计搜救失联被困人员,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强调“随着我国全面进入主汛期,防汛形势日趋严峻,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压实责任、加强统筹,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各项工作”。
防汛减灾无小事,是守护幸福家园的第一道防线。就南方地区本轮降雨过程而言,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极端性强,不仅会导致城市内涝、山洪泥石流等灾害,还可能对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造成严重影响。对此,相关地区和部门要充分认识主汛期强降雨洪水致灾风险高的特点,加强监测预警和会商研判,及时启动调整应急响应,紧盯薄弱环节,做好流域江河洪水防御工作,及时果断转移危险区群众。另外,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调动资源,进行有效的救援和灾后重建,更是减少灾害损失的关键。所以,相关地区和部门还要未雨绸缪、精心备战,不断提升减灾救援水平。
与此同时,北方持续性的高温天气,所造成的干旱,同样不可掉以轻心。持续性的高温天气,不仅威胁民众健康和生命,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电力供应等经济社会正常运行也都会造成严重影响。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面对高温干旱的挑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以减轻其影响。一方面,相关地区和部门要加强防暑降温宣传、提供必要的防暑降温设施等,以减轻高温天气给人们带来的不适。另一方面,干旱不能等待天降甘霖,只有精打细算水资源,坚决确保人畜饮水安全,努力保障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干旱影响、减少灾害损失。
防汛抗旱工作不容小觑,不能仅依赖于灾后的紧急救援,而要未雨绸缪,做好灾前的周密预防和精心准备。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夏季,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旱涝并存、旱涝急转、旱涝交替等各种复杂情况的发生。对于各地区各部门来说,需要保持高度警惕,以底线思维应对极端天气,把预案做得更充足,把困难和影响考虑得更周全,把措施安排得更细致,特别是在思维方面,不能因循守旧,要因时而变、因势而动。我们坚信,只要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的策略,落细落实各项防汛抗旱措施,切实做到“两手硬”,就能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和人员伤亡。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今年的极端天气,不仅考验着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更是对人类社会应对自然灾害能力的严峻挑战。当此之时,让我们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慎终如始做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各项工作,主动担当、积极应对,切实做到防汛抗旱“两手抓”,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全力确保江河安澜、人民安康、社会安宁,更好筑牢美好生活“安全堤”!(苏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