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写千年运河文化 传承灿烂华夏文明

2024-06-22 10:51:33


6月22日,“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扬州启动。活动将在6天时间中走访扬州、淮安、宿迁、等8个城市,旨在深入挖掘大运河的特色文化,深入阐释大运河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大运河如同一条巨龙,横贯南北,串联起无数城市与乡村,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兴衰与变迁。而今,“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的主题宣传活动,不仅是对大运河这一伟大工程的赞美,更是对大运河保护成绩与运河非遗文化活动价值的最好诠释。这一活动也展现了我国在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的决心与成果,彰显了新时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与担当。

以河为“媒”运载千秋,传承灿烂华夏文明。大运河全长近3200公里,开凿至今逾2500年,而江苏是大运河的生长原点,绵延790公里的大运河江苏段纵贯南北奔流不息。这条古老的水道,承载了太多的历史与文化,它曾是古代中国南北交通的动脉,是连接各个地域、促进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随着时代的变迁,大运河的运输功能有所淡化,但其历史与文化价值却愈发凸显。近年来,我国在大运河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更是对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有力体现。

以文为“介”流芳千古,见证时代沧桑巨变。迈入新时代,大运河的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对运河沿线环境的整治与修复,昔日破败不堪的河道如今已焕发出新的生机。运河两岸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同时,对运河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古迹、建筑得到了修复与保护。运河非遗,作为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造船技术、船模制作、运河文化图像刻画等多个领域,让人们在欣赏运河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传承古老运河文化,展示现代文明窗口。我们需要积极探索运河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之道,让运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真正实现“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的愿景,让大运河这一伟大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易水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