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江苏画卷”,品运河蝶变

2024-06-25 10:53:41

2014年6月22日,拥有2500余年历史的中国大运河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10年来,大运河串珠成链,成为中国大地上一条闪亮的生态景观带、文旅资源带和文化创意长廊。790公里的大运河江苏段纵贯南北,拥有大运河全线最长的通航里程、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最广阔的覆盖地域。围绕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江苏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


因河而活,魅力江苏起风景。江苏,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以其悠长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如今成为中国东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颗璀璨明珠。大运河,见证了中华文明几千年沧桑历史,流经江苏的大运河,不仅是一条日夜流淌不息的水道,更是一条文化和生态的流动长廊,大运河沿岸的发展与变革,为我们提供了解读古运河魅力的观察窗口。十年前,大运河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不仅是对其历史价值的认可,更是对其文化、生态与经济价值的全面肯定。如今的大运河,正以其独特历史文化生命力,对魅力江苏源源赋能加持。


因水而美,“水韵江苏”见阑珊。水,是江苏的灵魂。在大运河的滋养下,江苏的城市与自然、历史与现代、文化与生活融为一体。走进扬州,可以感受到历史与现代交织的美丽,古老的东关街区和仁丰里的活化,保留了城市的历史肌理,也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来到苏州,这座以水著称的城市,创新实施“运河十景”建设,美化了城市环境,丰富了水文化内涵……江苏利用大运河过境段的最长通航里程,和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不断推进运河沿线生态环境整治,促进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从扬州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再到无锡的文商旅融合发展,江苏正用一种细致深入的方式,重新定义和解读这条古老水道的当代价值。


因文而兴,千年运河正青春。走进新时代,江苏的大运河文化带正以地理上串联的独特优势,再续运河文化的精彩篇章。在水系密布的江苏,大运河的每一条支流,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境。无论是本地市民、还是外来游客,依偎在大运河怀抱里都可以得到多维的体验,视觉上的古镇风貌、味觉上的传统美食、情感上的历史共鸣……一边是更多的文化和旅游项目有机注入,一边是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大运河作为江苏乃至全国重要的文化和生态长廊,继续向世界展示运河文化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向世界证明江苏在保护传统文化、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责任与担当。


新的历史起点,新的精彩期待。在迎来大运河申遗十周年的同时,江苏已着手备考大运河沿线城市的下一个十年发展。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立足运河的各项特色建设持续推进,大运河丰富文化内涵得以挖掘和传承。以大运河故事引领江苏文旅消费新需求新趋势,让更多人共享大运河保护传承成果,让文化遗存更好融入现代生活。大运河川流不息、澎湃鲜活,未来仍将栉风沐雨、连连蝶变。(连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