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攻坚克难“实干家”,勇做中国式现代化“奋斗者”
“深中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后粤港澳大湾区建成的又一超大型交通工程,攻克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全体参与者用辛勤付出、坚强毅力,高质量完成了工程任务。”“这充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近日,历时7年建设、备受万众瞩目的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正式建成开通,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表示热烈祝贺,并向参与规划建设的全体同志致以诚挚问候。这封贺信,饱含亲切关怀与殷切期望,必将激励和鼓舞广大干部群众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坚定不移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的深中通道建成开通,就是最生动的证明。从建起世界最高通航净空的海中钢箱梁悬索桥,到铺设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再到造出世界首例水下高速公路枢纽互通……在深中通道建设过程中,上万名建设者面对一长串的难题,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攻坚克难、不懈奋斗,研发形成了15项世界首创的核心材料、关键技术和大国重器,创造了10项“世界之最”。与此同时,深中通道自建设以来,获得发明专利200余项、行业协会奖项数十项,并屡获国际赞誉,特别是在2024年4月,深中大桥荣获被称为桥梁界“诺贝尔奖”的国际桥梁大会“乔治·理查德森奖”,深中隧道荣膺“全球隧道与地下工程领域50项标志性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难以忘记,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数百万名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用辛勤汗水和无私奉献创造反贫困斗争的中国奇迹;难以忘记,在抗击疫情第一线,从古稀老人到“90后”“00后”,无数人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将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难以忘记,在创新发展各领域,广大科技工作者夜以继日、拼搏创造,以“嫦娥”揽月、“北斗”组网、“天问”探火、“蛟龙”入海,激扬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这一项项重点工程、一个个国之重器、一次次创新突破,无不印证着一个朴素哲理,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最是实干能致远,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奇迹、出真奇迹。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方此之时,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拿出愚公移山的志气,磨炼滴水穿石的毅力,保持奋发有为的状态,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坚决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实字当头、以干为先,才能在攻坚克难中成就事业、在敢闯敢干中开辟通途,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除此之外,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也是一项充满风险挑战、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宏伟事业,唯有让亿万人民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的强大合力,才能更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得好、走得远。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回首过往,我们通过奋斗实干,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创造了无数辉煌。面向未来,只要我们咬定目标不放松,激扬“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鼓足“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涵养“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永葆“风雨无阻向前进”的执着,脚踏实地、不懈奋斗,就一定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新业绩、新奇迹,为“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提供坚实支撑!(苏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