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护航“银发族”,绘就最美“夕阳红”

2024-07-04 10:30:18

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23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96亿,其中,约1.7亿人是网民。随着“银发经济”驶入了数字化的快车道,一些唯利是图的骗子也盯上了这块“大蛋糕”:在部分网络直播间,充斥着各类保健品销售话术,吸引了不少有健康焦虑的老年人高价购买;一些线上线下的讲座,宣称产品有治疗奇效,消费者买到手后查看说明才发现只是普通食品;还有人以“名医神药”的名头忽悠老年人,肆无忌惮地敛取不义之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当“银发浪潮”扑面而来,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让他们安享晚年、乐享晚年,成为亟待解答的问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保障守护“银发一族”,既要强化制度建设,加强人文关怀,更要做好法律服务,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营造老年友好型法治社会环境,让最美“夕阳红”有“法”守护。


坚持需求导向,撑起法律维权的“保护伞”。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做好老年人的法律服务,要深入到老年人身边去,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厘清需求清单,有针对性“送单”,为老年人撑起法律“保护伞”。随着年龄增大,越来越多老年人更注重身体健康,与之对应的保健品市场,也出现了很多的乱象,要因地制宜,依托养老机构,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点,打造高质量法律服务队伍,着力把法律服务送到老年人的“家门口”,做好普法宣传,提升老年人的法律素养,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强化法律服务,解决老年人的“烦心事”。法治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做好老年人工作,守护“银发族”,要坚持问题导向,胸怀“国之大者”,聚焦“关键小事”,把老年人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看在眼里、落实到行动上,打通服务老年人的“最后一公里”。做好老年人的法律服务,需要多措并举,既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援助阳光行动方案,又结合“民法典宣传月”、全国“敬老月”、重阳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普法宣传活动。多种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服务,以精细化服务为老年人解忧解愁,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守护最美“夕阳红”。守护“银发族”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各部门协同发力,共同推进。各个部门要主动发挥自身优势,健全工作制度,优化相关措施,积极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可感、可知、可及的公共法律服务。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不只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责任、一种行动,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团结协作,绘就守护老年人的最大“同心圆”。


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需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法律服务守护“银发族”,功夫要下在日常,要提供更多“家门口”“上门式”的暖心服务,帮助老年人跨越法律服务“数字鸿沟”,安享幸福晚年。(文/李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