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扬青春,让志愿服务为“水韵江苏”增添“美动力”

2024-07-04 10:30:18

近日,《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印发。该《意见》强调,建设美丽江苏需全民参与,倡导生态文化,构建多元参与的行动体系。


江苏之美,不仅体现在眼前的河流、湖泊及自然生态环境上,更体现在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与承诺中。《全面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35年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在这一目标指引下,江苏将持续大规模改善生态环境,展现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坚定决心与务实行动。全面推进美丽江苏建设,不仅是一份规划图,也是一份施工图。这份施工图的责任清单中,不仅有政府的履职尽责,也包括广大年轻志愿者的服务奉献。当志愿服务遇见美丽江苏,青春便更加绚丽多彩。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社区志愿者等队伍,鼓励他们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美丽江苏建设主题宏大、场景丰富,为青年志愿者奉献爱心、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如果说青春充满了对心灵之美的不懈追求,那么志愿服务便是滋养心灵美的“营养剂”。在美丽江苏建设当中,寻找志愿服务的需求点,通过被需要感受信任与感动,在奉献与奋斗中展现青春价值。参与美丽江苏的建设过程中,广大青年在“被需要”和“被认可”中获得的幸福感,成为滋养和慰藉心灵的最佳方式。


全面推进美丽江苏建设,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容置疑,设立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环保项目,制定与执行相关政策,确保各项措施发挥效果……然而,除了政府的努力,包括青年志愿者在内的全民参与同样不可或缺。在弘扬生态文化上,通过志愿者的引导,可以吸引更多江苏人参与和奉献。从节水节电到垃圾分类,从绿色出行到参与公益植树,志愿者发起的每一个行动,都是汇聚生态文明长河的涓涓细流。在全面推进美丽江苏建设中,构建多元参与的行动体系,正是为了激发更广泛的社会参与意识,让每个人都关心并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以更多的志愿服务“美分子”,为江苏注入更强大的“美动力”。


长江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太湖全国湖泊治理标杆、构筑蓝湾百里生态百里缤纷百里沿海岸线、建设黄河故道千里生态富民廊道……美丽江苏建设内容丰富,为青年志愿者提供了无数奉献出彩机会。志愿服务具有“乘数效应”,当青年志愿者投身美丽江苏建设、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就能带动更多人加入这一行列,释放青春的“美动力”,为美丽江苏增添更多魅力。


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到加速绿色低碳转型,江苏正处于转型的前沿。随着美丽江苏建设的扎实推进,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看到一个生态更美、环境更优的江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丽江苏。当志愿服务成为融入美丽江苏的“打开方式”,变为一种生活习惯,融入日常并化为常态,青年志愿者将始终保持向上向善的精神状态;当越来越多的青年将志愿服务美丽江苏建设视为一种生活方式时,将聚集起更多的“美动力”,将“水韵江苏”塑造为美丽江苏的鲜明标识,让“城市中的公园”、特色田园乡村成为美丽中国的江苏表达。(连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