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全面深化改革做“牵引”,让中国经济巨轮“脉动”强劲

2024-07-14 13:58:4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我国以年均3.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1%的经济增长,加快绿色低碳转型;装备制造业对工业贡献率接近“半壁江山”,农业综合机械化率从2012年的57%提高到73%;数字核心产业在GDP中占比达到10%左右,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三新”经济占比稳步提升……回望过去10年,全面深化改革做“牵引”,为中国经济坚定走上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提供了强劲“脉动”,让实现高质量发展拥有了源源不断的动能。

数字记录成就,奋斗刻画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把握大势,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并以之为指导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激发发展活力,转变发展方式,开拓发展空间,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动力。今日的中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重要关口,突破126万亿元,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在披荆斩棘前行,走过万水千山,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首次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稳步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一系列史无前例、破立并举的改革举措落地开花,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制度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被激活。

走过非凡十年,中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新动能茁壮生长。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中国经济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加速向中高端迈进……10年多来,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在工业中占比从9.4%提高到15.7%,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经济增长实现从主要依靠工业带动转为工业和服务业共同带动。特别是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从2014年开始,每年增速都保持在25%以上。一路走来,中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以历史视角来看,中国经济增长从来都不是一片坦途,但总是能够战胜一时困难、赢得长远发展,涉滩之险见证增长之稳,爬坡之艰映照发展之进,闯关之难更显转型之力。奋进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深化改革不停顿,扩大开放不止步,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已绘就,坚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中国经济巨轮必将无惧风雨、稳健前行,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苏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