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惠民,点亮美好生活

2024-09-07 11:32:15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布2023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全国文化和旅游事业费1280.4亿元,比上年增加78.6亿元,同比增长6.5%;全国人均文化和旅游事业费90.8元,比上年增加5.7元,同比增长6.7%。截至2023年末,全国公共图书馆总藏量14.4亿册,同比增长5.6%。全国人均图书藏量1.02册,比上年末增加0.06册。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改革发展,把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作出战略部署,把文化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谋划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各地各部门坚定文化自信,持续推进一揽子重大改革任务落地落实,推动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文化民生显著改善,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内在要求,事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大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扬州“24小时城市书房”、徐州马庄文化礼堂等一批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已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网红”打卡地……放眼今天的中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综合文化站和90%以上的博物馆免费开放。立足本地特点,贴近群众需求,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精准供给,有效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惠及更多人群的画面日益辽阔而细腻。

以“文”惠民,点亮美好生活。在博物馆触摸历史,到图书馆浸润书香,进文化馆品一部小戏……群众文化获得感在提升,但对更具文化底蕴的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久久为功下好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绣花功夫”,持续扩大优质文化供给,着力强化文化资源赋能效应,扎实推动文化与经济互融共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品质,方能塑造更高质量民生幸福。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加大保障力度,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深入推进精品丰富、服务提质、技术创新,以高质量文化供给谱写“惠”民新篇章,让人们的美好生活在新时代焕发出新光彩。(连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