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做起“饭搭子”,食品安全好“搭子”
校领导陪餐、“桶餐到班”、“AB餐”……这个开学季,多地推出校园餐管理新规,并开展“开学第一餐”工作,保障广大师生餐食安全及质量。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少年和青年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校园用餐安全,容不得一点马虎。而今,校长们与学生同坐一桌,共进午餐,不止是形式上的亲近,更是一种责任上的担当。在陪餐过程中,校长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饭菜的质量、数量、温度以及卫生状况,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以身作则”的方式,给食品安全工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再者,以数字化手段,学校可以对学生就餐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优化菜品设计与搭配,实现信息共享。科技化的管理方式,提高的是食堂的运营效率,还进一步改进了校园餐的膳食质量和安全卫生条件。
大家说“好”,才是“真的好”。“桶餐到班”的模式则展现了管理的创新与人性化关怀。据悉,在北京,校外送餐的中小学已经全面告别了盒餐,转而实行“桶餐到班”。这一改变,看似简单,实则意义重大。由此,既不仅保证了餐食的温度,让食物在最佳状态下被学生享用,还更好地保留了菜品的味道和营养成分。学生们吃得更健康,家长们也更放心。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校园餐管理新规的精准施策和有效执行在上海,静安区则全面落实了AB制学生午餐。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心仪的菜品,满足的是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还减少了餐饮浪费。学校通过先进的在线选餐平台和分色餐箱配置,实现了精准配餐,既保证了食物的多样性,又避免了浪费。同时,学校还通过光盘刷卡累积积分、垃圾分类规范投放等举措,鼓励学生践行节约美德,寓教于食,值得其他学校借鉴。
校园视频安全,从来不是一件小事儿。管好校园用餐,是校方的责任使命,更是为“祖国的未来”保驾护航。据悉,除了北京和上海,全国其他地方也在积极行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2024年秋季学期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也加大了监管力度,紧盯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多措并举开展监督检查,全力护航开学“第一餐”。
保障校园餐食安全及质量是一场持久战,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关注。当前,校长们做起“饭搭子”,为这项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期待,校园食品安全工作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广大师生的健康和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祥睿)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