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勿忘“九一八”,从“血色丰碑”中汲取奋进力量

2024-09-18 11:29:31

93年前的今天,日本悍然发动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爆发。14年间,我们经历了大片国土沦陷,3500万同胞伤亡的泣血历史。国耻,痛彻肺腑;抗争,同仇敌忾。如今,硝烟散去,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但警钟长鸣,“从兹勿忘此弥天之耻辱可耳”,我们必须从历史教训中获取宝贵的智慧和警示,在和平时代转化为前进的力量。


“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军不敢应战、溃不成军、死伤无数,日本关东军以仅有几十人伤亡的代价占领了北大营,从此拉开了“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从此沦为亡国奴”的序幕。


“九一八”事变前的旧中国“积贫积弱,一盘散沙”,“弱肉会被强食,落后就要挨打”,“不抵抗”既没有换来和平,也没有增加国民党政府在谈判桌上的分量,反而助长了日军得寸进尺的贪欲。以史为鉴,我们走的过弯路,栽过的跟头告诫我们,“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无原则的妥协求和平则和平无”,和平绝不是靠委曲求全换来的,而是以绝对实力换来的,“真理只存于大炮射程之内,尊严只立于两剑交锋之上”。我们要坚持听党指挥,把党的历史经验作为判断重大政治是非的重要依据,在方向性、原则性问题上自觉对标对表,善于从历史经验中增强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定力、魄力、能力,把党的历史经验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重要遵循。


日本为侵占东北带着欲壑难平的贪婪“三军未动,情报先行”,蓄谋已久的搜集情报长达几十年,为发动战争和日后殖民统治做好了充分准备,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安不忘危,治不忘乱”,“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不仅要顾好眼下的“责任田”,更要开阔眼界,拓宽视野,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变化,养成全局型、战略性思维,不断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知识和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博采众长,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用“创新是第一动力”的观点看创新、看问题,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遇到问题自觉运用创新思维去开辟新思路、寻找新办法,善于打破不符合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的传统思维和思维定势的束缚,在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优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硝烟虽已远去,但历史不容忘却。“九一八”既是中国近代的屈辱点,也是激励吾辈奋发进取的铭记点。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仍须铭记历史、不忘英雄,警钟长鸣、居安思危,始终不忘“九一八”带给国家的苦难,铭记这盛世是无数革命先烈付出血的代价换来的,从血色丰碑中汲取奋进力量,在新征程上唱响“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沙仲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