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耐心资本“创动力”,助推江苏新质生产力行稳致远

2024-10-09 11:02:49

最近,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33条”),专题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从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先进制造业竞争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等六方面提出支持举措。


江苏是倍受青睐的投资热土。同时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具有原创性、颠覆性的早期科技创新活动,在从0到1的过程当中,由于难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投资回报,在吸引投资上遭遇瓶颈。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大耐心资本规模、增强创业投资带来的“创动力”,精准满足种子期、初创期及成长期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为江苏科技创新培育更多“幼苗”,这对于江苏更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2023年GEI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显示,江苏有50家独角兽企业,较上年增长9家、同比增长22%,数量位居全国第四。主要分布在集成电路、动力电池与清洁能源、创新药与医疗器械等赛道的这50家独角兽企业,普遍单体规模较小,估值50亿美元以上的仅有4家。加紧培育示范性、带动性强的头部独角兽企业,成为江苏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独角兽企业的发展壮大,除了引入、留住、用好高水平人才,保持持续领先的创新能力,还需要融资渠道和资金链的稳定,这就对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相应要求。


发挥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作用,推动首批14只产业专项基金落地投资,启动设立第二批产业专项基金,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增量资金投入和存量股权份额接续支持;制定新一轮“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计划,在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的基础上向中小企业延伸……目标明确的一系列推进措施,为江苏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绘出了清晰“施工图”。


和以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相比,“33条”多了一些优化调整。例如,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为了保持发展韧性,不少目标数字都高于全国平均又符合江苏能力,体现“自加压”“能抗压”的高线标准。同时,明确进一步健全省市县联动机制,和政府、制造业企业、服务商协同机制,从做强“1650”筑峰强链重点企业等方面重点发力,既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又有浓厚“苏味”特色,给创业投资行业指明“主攻”方向,让相关部门及市场主体有明确的努力目标,推动全省创业投资环境整体持续优化。


今年以来,为了促进创业企业成长、激发社会创新活力,国家陆续推出了一系列鼓励创业投资的政策。今年6月《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印发,围绕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和管理制度,积极支持创业投资做大做强。江苏最近实施相应措施,培育多元化创业投资主体,发挥政府出资和国资创业投资基金的引导带动作用、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进一步支持长期资金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引导资本摒弃“急功近利、快进快出、挣快钱”的浮躁心态,做长期主义者,可以预见,江苏在国内外的创业投资吸引力将显著提升,从而有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速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连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