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寻常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日前,稷夏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榜单发布。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等入围全国综合竞争力前10强县(市)。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GDP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为10.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额占全国比重的为3.95%。
郡县治,天下安。做强、做优县域经济,夯实城乡融合发展关键“底板”。近年来,各地立足特色发展县域经济,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榜单的背后,是全国2000多个县(市、区)争先恐后、你追我赶,“不走寻常路”促进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让县域经济活力迸发。
主动求变,擦亮“新名片”。县域连接着城市与乡村,发展县域经济的首要关键,就是要敢于打破常规,立足特色主动求变,将各种“土特产”打造成为“新名片”,让资源禀赋转化为产业发展新优势。通过农产品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实施生态畜牧产业,科技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特色水果产业发展集群,“小果子”成为富民兴县“大产业”……结合自身特色,对特色产业、优势资源进行科学的布局和配置,不少县(市、区)积极打造优质“土特产”品牌,持续推动县域产业转型升级,在一二三产良性互动融合发展上不断呈现新风景。
错位发展,蹚出“新路径”。县域经济各具特色,不同县(市、区)之间既有竞争、更要合作,因地制宜促进错位发展,不仅有效避免产业同质化,还能“错”出合作新空间、助推县域经济“老产业”蹚出“新路径”。例如,临近中心城市的县域,考虑承接中心城市产业转移和消费市场辐射,通过与中心城市错位发展提升自身产业能级;邻近县(市)之间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持续拉升农业产业链条,提升要素资源利用质效……县城还是那座县城,县域还是那片县域,但是每一座县城都绝非“孤岛”、每个县域都不可能单打独斗。根据特色定位让县城与乡村、周边相邻县域实现“错位”发展,携手并进蹚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新路径,让县域经济“蛋糕”越来越大。
数智赋能,拓展“新赛道”。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呈现蓬勃发展之势,数智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广阔前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地县域数字经济初具规模、数字产业资源丰富多样,数智赋能产业、文化、消费等相关领域拓展“新赛道”方兴未艾。建设数字服务平台,推出“高效办成一件事”;与科研机构合作,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数据产能优势,开发形成满足市场需求的多种数字经济新业态……拥抱数字化新潮流,数智赋能创新县域消费场景、增强产业升级动力、改善营商环境品质,助推县域经济迈上“新赛道”,发展速度越跑越快、视野前景越来越宽。
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着力提高基础设施完备度、人居环境舒适度,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建立人才科研项目一体化协同推进模式,打好特色旅游牌、非遗传承牌等,壮大产业增长极……多以改革思维发展县域经济,“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探索新路径,持续书写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连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