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港城》“制度+科技”显成效 我市空气质量逐月好转
记者今天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截至6月8日,我市PM2.5浓度52.5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扭转了自年初以来PM2.5浓度不降反升的势头,我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今年一到二月,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我市空气质量呈现恶化的趋势。市生态环境局迅速开展治理行动,联合相关部门依托“制度+科技”手段,加大扬尘、工业、机动车、露天焚烧、散煤等突出环境问题的管控力度,结合新情况、新问题,实施更加精准、精细的管控,实现了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随着近年来治污工作的持续实施,减排的空间和潜力也在逐步收窄,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入深水区。今年以来,我市按照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要求,精准查找扬尘、工业、机动车等突出环境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手段使一大批突出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处长 董立文 :我们明确了十位县区级点位长和46位乡街级点位长,规范辖区内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同时我们还确定了点位长的履职方案。监测乡镇的PM2.5五个项目,排名靠后的乡镇街道进行通报和曝光。
我市还积极调动专家指导、技术支持等资源,精准发现影响我市空气质量的问题。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覆盖全市重点区域的391个高空高清视频监控,我市实现主要污染源实施全方位、无死角监控。2019年3月份,市生态环境局对全市15个重点地区开展了走航监测,在特定区域监测排放量,绘制“污染图”。一旦出现污染天气时,市生态环境、气象部门在每日会商空气质量状况的基础上,结合气象信息发布重点管控区域和事项,指导精准管控。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3月份,我市PM2.5浓度44.9微克/立方米,全省最低,4月1日至6月8日,我市PM2.5浓度33.9微克/立方米,为我市历史最优值,并且首次实现达标。通过这几个月的攻坚,全市的空气质量达到了根本性扭转。
《连云港新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