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奋斗者》钟佰均:用党建引领“西棘荡之路”
钟佰均自1998年担任赣榆区西棘荡村党组织书记以来,用党建引领发展,把一个闭塞落后、贫穷脏乱的后进村,建设成为工业经济强村和省级文明村,走出了一条创业富民、共享发展的“西棘荡之路”。
上午,在连云港永泰塑业有限公司会议室,钟佰均正在与村里的部分党员,探讨如何用党建推动乡村振兴。
赣榆区柘汪镇党委副书记、西棘荡村党委书记 钟佰均:我们在不同的岗位上,要做出不同的业绩来,对得起党员这样一个称号,特别是乡村振兴,我们的党员在这个新的时代要有新的作为。
永泰塑业有限公司位于西棘荡村“棘荡循环经济产业园”内,是从事尼龙颗粒加工的村集体企业,2018年投产,实行“支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村委会主导、公司化经营、村民参股,安置了460多名村民进厂工作。去年,公司产值超过1.8亿元,贡献税收1700万元,为村集体创收514万元,村民人均增收8000多元。
赣榆区柘汪镇党委副书记、西棘荡村党委书记 钟佰均:我们实现了对党委政府有贡献,村集体有固定的收入,老百姓收入有提高的这样的一个良好局面,全村的低收入户有劳动能力的,全部在公司打工,实现了全部脱贫。
20多年前的西棘荡,是出了名的穷村。1998年,钟佰均放弃了企业的丰厚待遇,回到村中挑起了村支书的担子。
上任后,钟佰均发动村里全体党员,共同着手寻找致富的路子,他发现废旧渔网经过简单加工可以制成尼龙颗粒,市场需求很大。钟佰均与浙江客商合资建起了西棘荡村首个尼龙颗粒加工厂,第一年就盈利40多万元。首战成功后,他开始引导其他村民开办尼龙颗粒加工厂,并以村委会的名义为缺少启动资金的村民做担保。
20多年间,西棘荡村发展成全国最大的尼龙颗粒加工专业村。全村600多户村民,有140多户从事颗粒加工,300多户配套贩运渔网。这条强村富民的道路之所以成功走到现在,党建引领功不可没。村党委把抓班子、带队伍摆在首位,突出政治功能,增强班子凝聚力、支部组织力。针对一些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问题,开展亮身份、亮作为、亮形象、亮业绩“四亮”活动。
赣榆区柘汪镇党委副书记、西棘荡村党委书记 钟佰均:我们实行了分类管理,成立了4个党支部,老年党支部,工业党支部,农业党支部,还有个体私营经营党支部。这样通过分类管理,对不同的党员进行不同的管理,我们实行了红黄绿分色预警,表现好的,我们作为绿色进行管理,表现一般的,我们要进行黄色提醒,对不参加组织生活的,平时工作不积极的,进行红色预警。
新时代呼唤新思想、新作为。为了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钟佰均带领全体党员不断推进尼龙颗粒加工产业转型升级。村里从2017年开始建设棘荡循环经济产业园。目前园内的永泰塑业有限公司整合了原有的100多家颗粒加工小企业,发展清洁循环生产。由浙江客商兴建的宏海塑业项目,已建成投产,形成年产5000吨塑料制品的生产规模。为了实现污染“零排放”,村里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每天2000吨;增加了废气处理设备,处理后的废气达到或优于国家排放标准。
如今,在钟佰均的带领下,西棘荡村党委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正在全面发挥作用,党建工作和村级发展密切融合。
《连云港新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