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 奋斗者》段玉平:三年改则行 一生援藏情
西藏,平均海拔4700多米,一年中有200多天刮七级以上大风,干旱少雨,空气含氧量仅有平原地区的60%。三年前,一个国有企业的副总,被选派到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他克服恶劣环境,推进当地的产业扶贫,教育振兴、旅游发展。今天的《爱国情奋斗者》专栏,我们来认识全国“最美支边人物”段玉平。
今年44岁的段玉平,援藏前是移动公司连云港分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副总经理。2016年,他奔赴平均海拔4700多米的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改则县进行对口支援,任阿里地区行署副秘书长、改则县委常委、副县长。3年来,他带领改则人民把绿叶蔬菜种上雪域高原,建成糌粑加工厂,解决当地群众主食需求,带动多名贫困户实现就业,建设“圆梦新居”,帮助近200名群众住上了宜居社区。现在,结束三年援藏工作、回到家的段玉平心里却还牵挂着那里。
段玉平告诉记者,我们餐桌上常见的绿叶菜,在改则县可是“奢侈品”,因为沙土和冻土根本留不住水。没有土,“倔强”的段玉平就带领项目团队从800多公里外的日喀则运回上千立方的土,掺上河里的泥沙和当地的羊粪,初步形成适合植被的土壤环境;大棚的气温不达标,段玉平就在两层塑料膜上再加盖棉被。经过试种,第二年冬天,白菜、香菜、菠菜等棚产蔬菜陆续端上了改则群众的餐桌。
扶贫,段玉平将根深深扎在改则,通过产业扶贫,帮助十几个贫困户实现了脱贫,通过教育“扶智”,积极筹措资源,资助帮扶多名贫困学生。三年来,10省区158名爱心人士,捐款48万多元,点对点结对帮扶贫困学生408人次,有十多个孩子和爱心人士结成“亲戚”。
干事,段玉平秉持久久为功的信念。他将自己作为“桥梁”,三年中,他联系爱心企业,筹资10.8万多元,设立了两项励志奖学金,这也是当地第一次建立奖学金制度。虽然回到家乡,段玉平决定将这份爱心延续,继续跟踪这些孩子,让他们顺利读完初中、高中、大学。
伴随着三年援藏工作,段玉平的女儿也在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懂事。如今上五年级的段一诺也开始理解父亲,并将父亲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一个奋斗目标。
三年援藏,1000多个日日夜夜,段玉平的做事方法、思考问题的角度开始有了变化。政府工作和企业工作形式不同,但从中学习到的新的工作方法,将让他受益终生。
《连云港新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