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农村新思维”拓宽乡村振兴新天地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统领,以空间布局优化、资源利用节约、质量效益提升为重点,变特色为优势,变绿色为效益,促进产业富民增收。
在海州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智慧农业体验中心,记者看到,馆内栽植着40多种果蔬、100多种热带植物、10多种热带水果。有的栽在水里,有的栽在架子上,还有悬浮在半空。不仅如此,通过智慧园区管理平台还可以实时监测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土壤酸碱度等信息,方便中央控制系统“对症下药”。
海州区浦南镇副镇长张磊告诉记者,整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面积为7.2万亩,创建期计划投资2.2亿元,目前已累计投入超1亿元,完成了核心区农业物联网中心、智慧农业展示中心、工厂化育苗中心、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88个老旧温室大棚改造等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其余的精品采摘园、凤凰虫养殖基地、亚华循环农业等项目还在有序推进中。
在探索新型农业种植模式的同时,我市也在打造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推动农业与乡村旅游、科普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拉长农民增收链。
为切实解决村两委班子年龄老化、思想僵化、能力弱化的问题,我市大力选拔本地乡贤、退转军人、退休干部、本地籍大学生到村任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动力。眼下,正是品尝葡萄的季节,在返乡创业大学生张晶晶的葡萄采摘园里,一串串葡萄硕大光泽、果大形美,就像一颗颗玉坠蜂拥地挤在果柄上,有的果串绿中显黄,有的红得发紫。吸引了不少城里人举家前来游玩。
张晶晶告诉记者,这几年,我市积极打造农旅新格局,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加大,在资源对接、农技扶持等方面都给予他们扶持。
近年来,我市尝试跳出就“三农”抓“三农”的传统思维,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化管理技术在规模农业方面的应用。实施青年农场主、合作社理事长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计划,鼓励包括退休农技专家在内的各类人才返乡就业创业。通过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综合配套、高效便捷的现代农村商品流通和服务网络,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把田园综合体作为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有效抓手,践行全域旅游理念,加快赣榆宋庄丝路小镇、东海青松岭康养小镇、温泉康养小镇、连岛海滨风情小镇、宿城云雾小镇、云台山景区西游小镇等旅游风情小镇建设,培育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连云港新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