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榜样》丛宁:用党建“领航”渔乡振兴
自2014年在连云区高公岛街道从事党务工作以来,丛宁创新工作方法,建强组织队伍,打造党建阵地,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让乡村振兴落地生根。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这样一位“身边榜样”。
下午,在处理完日常工作上的事情后,丛宁带上礼品,和同事一起看望高公岛村东山组村民谷秀英老人。老人与孙子两个人相依为命十几年,一度生活困难,如今孙子长大了外出打工,家中就老人一人留守。
工作日三分时间处理日常业务,七分时间进村入户走访服务群众,丛宁带头在街村干部中推行的“三七工作法”,提高了党员干部服务基层效能。她说,基层党建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就是农村的党组织建设和农村党员队伍教育管理。高公岛街道是传统渔乡,有党员227名,其中渔民党员150名。
聚焦人员、阵地、功能“三项建设”,丛宁在全街道党员中发动以“扛红旗、争红星、挂红牌、列红榜、划红线”为主要内容的“红色行动”,增强党员意识。
在丛宁的努力下,高公岛街道在全区率先实现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一肩挑”,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发展本领日益增强。同时,她积极推进辖区内三个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全面提档升级,打造功能区分、服务配套的“村社综合体、百姓会客厅、党建主阵地”。记者在柳河村党群服务中心看到,这里有个60多平方米的村史馆,里面有村子以前的老照片,有过去渔民用的捕鱼工具。
通过做好党建工作,高公道街道实现了经济增长,环境改善。目前,整个街道红顶白墙的渔村风貌特色鲜明,在全市率先实现了省级以上美丽乡村全覆盖;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建成了集展示、交易、研发和办公于一体的紫菜产业园。一个“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的生态宜居美丽渔村,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稳步快行。
《连云港新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