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建设在港城》垃圾分类“连云模式”在全市推广
自我市全面推进垃圾分类以来,连云区巧用三色分类垃圾桶,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运,严格规范收运体系和流程,确保小区居民分类投放的垃圾“物尽其用”,垃圾分类“连云模式”在全市推广,成为了城市新时尚。
在连云区的日出东方小区,记者看到,小区里不仅设置了1座“垃圾分类文明服务站”,垃圾桶也全部更换为专用分类垃圾箱。三种颜色的垃圾箱标示清晰,蓝色代表可回收、红色代表有毒有害、紫色代表织物,居民根据箱子上的提示来倾倒垃圾。据了解,墟沟街道公益性垃圾收集点全部更换三分类垃圾桶,建成了全市全链条收集示范街道。
在垃圾分类投放工作中,市民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是前端分类“高大上”,后端处置“一锅端”。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连云区对“可回收垃圾”专人、专车负责回收利用,确保垃圾“变废为宝”。
连云区目前推行的是“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三分类模式,由专业公司对餐饮企业和食堂产生的餐厨垃圾进行统一收集处理。
连云区环境卫生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暂存点的“餐厨垃圾”,由专业回收公司进行统一收集和处置; “有毒有害垃圾”,在暂存点再细分为废电池、杀虫剂、过期药品等,统一交由专业机构处理,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推动垃圾处理向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发展。
自2017年在全市率先启动垃圾分类行动以来,连云区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实现了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小区居民注册率已经超过80%,参与率也超过55%,掀起了垃圾分类的“绿色风潮”。
《连云港新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