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从无到有 从弱到强 港城临港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连云港向海而生,因港而兴,70年间,连云港临港工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目前,连云港正举全市之力发展临港产业,临港经济发展初显成效。
眼前的这个设备就是新海石化投入7000多万元建设的120万吨每年催化裂化烟气脱硫脱硝除尘项目,在新海石化工作了12年的段少魏说,有了这套设备,企业每年颗粒物排放量可降低7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可降低650吨。
自2007年建厂以来,新海石化着重将“绿色制造”理念贯穿于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坚持延伸链条、集约集聚、绿色循环发展,一方面推动传统化工向现代化工、精细化工演进,一方面创新发展绿色化工材料,大力发展高端化工制品,实现精细化、链条化发展。
新海石化在绿色制造方面所做的工作,代表了港城一批临港产业企业的绿色选择。近年来,连云港临港产业走出了一条“绿色化智能化”的新路子,形成了一个临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连云港样本。在徐圩新区盛虹石化产业园,斯尔邦石化醇基多联产项目映入眼帘:每年26万吨的丙烯腈装置和每年9万吨的甲基丙烯酸甲酯装置正在平稳运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酸和废硫铵通过废酸再生装置,“摇身一变”成为新原料,循环利用于再生产。
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徐圩新区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近年来,一大批重大临港产业项目在徐圩新区加速集聚,徐圩新区以建设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为目标,奋力打好千亿项目攻坚战。
70年间,连云港临港工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分散到集聚的不断发展之路。数据显示,2018年,连云港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应税销售收入2676亿元,增长13.6%,28家优强企业增长23.4%,一批石化产业项目全面启动。钢铁产量约1100万吨,约占全省的10%。今年1至8月份,港城临港产业形势平稳,石化行业平稳增长,1-8月实现应税销售407.6亿元,装备制造业实现应税销售171.2亿元。 一直以来,我市加快以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园区为主的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做大做强临港产业,走高效、清洁、循环的绿色发展之路,全面推动临港产业与生态环境比翼齐飞。 今天,连云港“一体两翼、一港四区”格局已经拉开,连云港临港产业迎来重大机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连云港将以钢铁、石化等行业为重点,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新模式,提升临港产业绿色智能水平,构建临港产业绿色发展政策标准体系。
采访中,记者真切感受到了临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对连云港外向型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现在,一批大体量的临港产业在港城沿海布局,一个个新项目、好项目不断落地扎根、开花结果,为港城提速换挡增添强劲动力。
《连云港新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