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拓宽渠道 百姓就业有保障

2019-10-03 19:05:07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乎每个家庭的幸福。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促就业、稳就业的主旋律中,港城就业渠道更加多样、稳就业措施逐步推进、鼓励创业等政策日益完善。

上午,一场招聘会在市人力资源市场举行,100多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吸引众多求职者前来挑选心仪的岗位。目前,这样的集中招聘会成为我市市民的主要就业渠道。

今年前三季度,市、县区人力资源市场组织举办招聘会406场次,用工单位提供招聘岗位18.9万个,求职登记人员18.43万人次,整体供略大于求,达成就业意向5.47万人。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居民服务业和食宿餐饮业,这四个行业始终保持用工大户地位,占据市场需求份额的九成以上。

为了给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精准服务,全市公共人力资源市场给招聘会设定了不同的主题。其中,今年1月份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举办20多场招聘会;2-3月份开展春风行动,举办65场招聘会。

定期定点举办集中招聘会,是我市促进就业的重要举措之一。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对持续加大就业资金投入作出制度性安排,并在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方面向就业领域倾斜,形成促进就业的综合性政策体系。

70年间,我市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在培育新兴产业的过程中,深挖第一产业就业潜力,稳步推进第二产业就业提升,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就业,就业结构不断优化。2018年末,我市就业人员在一、二、三产中的占比分别为7.1%、43.5%、49.4%。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创业环境持续改善,创业氛围日益浓厚,新兴就业岗位不断涌现,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第三产业就业占比,较1978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

截至2018年末,我市累计帮扶高校毕业生就业8万人,就业率92%;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23.3万人,转移率69.4%。同时,我市紧密结合市场需求,统筹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加快构建终身培训体系,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完成职业技能培训超过160万人,帮助更多的劳动者实现了高质量就业。

在招聘会上,有青春的身影,也有淳朴的笑脸。70年来,从包分配到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从“铁饭碗”到自主就业、主动创业,百姓的就业之路越走越宽。随着职业技能培训的加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正在涌向市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连云港新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