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涌:脱贫攻坚“特种兵”
从军人,到机关工作人员,再到扶贫干部,现任赣榆区赣马镇大毛庄村第一书记的杨涌,驻村帮扶一年多来,与村两委共同努力,让一个贫穷落后的省定经济薄弱村一举“脱帽”。
下午,杨涌来到大毛庄村的食用菌大棚,了解种植户的菌包生长情况。
食用菌产业是杨涌在大毛庄村重点推进的扶贫项目之一,他寻求市农科院的技术援助,并协调区农商行为承包户发放贷款。目前,村里已有25个食用菌大棚,承包给了12户村民,1个大棚每年可带来收入3到5万元。
2018年1月,市财政局资产管理处副处长杨涌,被派驻大毛庄村任第一书记,当时全村870口人,贫困人口就有33户86人,被省里定为经济薄弱村。杨涌带领村两委集体研究,提出“党建+产业,扶贫+扶志,文明+环境”的扶路思路。
为了强化村庄“造血”功能,防止脱贫又返贫的情况发生,杨涌以高效产业布局为脱贫根本,想方设法落户产业。他在做好食用菌大棚的同时,筹措64万元,以合作社牵头流转212.5亩土地实施“优质水稻+小龙虾”综合种养项目。为使项目早日见效,他四处协调虾苗和技术支援,力争成为赣榆第一家“稻虾共养”高效示范基地。
同时,为了提高村集体收入,杨涌用省扶贫资金和后方单位帮扶资金,购置了两台挖掘机,租赁给本村有经验的村民,还利用省扶贫资金入股镇厂房建设。今年以来,村集体收入已达38万元。
《连云港新闻》
最新评论